青山绿水环抱,白云山霭缭绕,幢幢小楼错落有致。冬日的暖阳,照在大湾村村民的脸上,也映射在每个人的心里。
6年前,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的大湾村还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20.6%。如今的大湾村早已摘下贫困的帽子,走上了“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走出“低碳”“零碳”的发展之路。
曾经的贫困户陈泽申,如今在当地的一家茶厂上班,还参与公益性岗位,销售一些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年收入达3万余元。之前很少用电的他,如今也“大方”地用起了电。时值冬季,陈泽申可以不像往常那样在院子里劈柴、干农活,而有大把的时间用来享受农闲时光,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告诉记者,过去村里贫困闭塞、电力不足,想在电视上看完整台春晚都不容易。如今家家都用上了电饭煲、电冰箱等各种电器,尝到了“电”带来的甜头。去年8月,大湾村迎来了安徽省首个“碳中和示范村电力服务试点”,充足的清洁能源让大湾村村民赶上了“零碳”的新时尚。
茶产业是大湾村的主导产业,过去炒茶叶都用柴火,碳排放量大,对环境的污染大。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何家枝和村委干部们到处宣传,提倡改用“电炒茶”。砍柴、烧火、炒茶,这么多年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生产方式。要改成用电,一开始有村民不乐意:“柴火是在山上砍的,不用花钱。用电要花钱,不划算。”
何家枝给大家算了笔账:砍柴需要花费时间,炒茶时不停添柴火也需要人工,而用电省时省力,实际上是节约了成本。事实证明,采用电炒茶后,不仅每年能减排二氧化碳3.9万吨,茶叶品相也更好,可有效促进茶农增收8%以上。
村民们不仅用上了电,还能通过“电”增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陈泽申已经搬进了两层楼的新房子,他的老宅并没有“闲着”,赶上了光伏扶贫的列车。他家建起的到户分布式光储电站,不仅能满足自用,还能多余电量上网,每年可增加3000元的收益。
在大湾村,像陈泽申一样通过光伏发电增收的贫困户有46户。而年发电量10万千瓦时的村集体光伏扶贫电站,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这些收益主要用于开发公益岗位扶贫、贫困人口临时救助和村内小型公益事业扶贫等。
沿着陈泽申的老宅走不远,就能看见占地面积10余亩的现代化灵芝种植大棚。不同于普通大棚,这些大棚顶部多了一排排的光伏发电板——这实际上是一座农光互补扶贫电站,可实现光伏电站和经济作物种植两不误。喜阴的灵芝在这里茁壮成长,可实现经济效益30万元,每年带动村民务工增收5万元。为灵芝遮挡阳光的光伏板年发电量达28万千瓦时,可增加村集体经济年收益28万元。
徜徉在村间,记者发现,光伏发电板随处可见,不仅出现在屋顶、电动汽车充电站上、路灯上,甚至在提醒“您已进入林区”的语音播报器上也有它的身影。
通过丰富的风、光、水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大湾村实现绿色清洁能源供给,使绿水青山真正“变现”成金山银山。而这些清洁能源数据则被汇集到大湾电力驿站的零碳乡村智慧能源(CPS)服务系统。
智慧能源数字化服务平台展示着全村生产、生活能源信息以及全过程碳排放、碳足迹实时监测。在“圆梦大湾”电力驿站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13时30分的数字显示出一组数据。当日光伏发电量:0.01万千瓦时;本月发电量:1.43万千瓦时;年碳减排量:11tCO2。
何家枝说,现在生态环境变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从2017年开始,大湾村的旅游产业收入已经高于茶产业了。不过,何家枝依旧忙碌,她还要继续带领村民走好茶旅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工人日报记者 陈华 唐姝)
责任编辑:曹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