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久很久以前想过很多种生活方式,大多都是四处流浪,或者是居住在苏州那个生活慢慢悠悠的城市,直到有一天,你不小心遇见个人,然后扎根。
这是在上海的第几个年头记不大清了,好像每个人都会记录下自己待在上海这些年的变化,或者离开时发一个让自己感动不已的视频,我之前也那样,后来在许多人不理解中,一意孤行的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挨着学校的那种,那年春节大年初一,我带着孩子,熟识的人和我们打着招呼拜着年,我觉得瞬间有种落地生根的感觉。
而后因为娃上学了,我们来到了临港,这个备受争议的地方,现在想想,不知道自己当时在想什么,或者担心什么,总之钻了牛角尖,然后事情也就那么定了下来,我依旧是拿着那种真诚的不行的待人方式在这里,后来慢慢发现,人与人之间其实本质上就像工作时同事之间的状态,客气而疏离,这里是来自五湖四海所谓的高质量人才的聚集地,他们可能是当地的小小骄傲,然后来到这里,人们把自己画了个圈,然后彼此碰撞,这个融合要多久不知道....
我刚看到这边一些房子的设计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设计师是不是喝醉酒画的设计图,请问两面都是墙的转角处你设计安装空调外机,你有想过三楼以上的人怎么在不动承重墙的基础上让空调安装师傅把外机放到你们设计的位置...那个一楼为什么会下沉了那么多下去?那个消防水管为什么会和自来水管在一起?中午做着做着饭没水了什么情况?物业说水压正常,一梯四户,现在基本没人住进来,全住进来夏天怎么办?电话打不通,可能没信号吧……
终于来到了硬伤区,我喜欢逛菜市场,我喜欢带着孩子一起逛菜市场,于是我认识了一帮大爷大妈,他们最久的在这里住了四年,四年前的那几家,现在依旧是,我们前面有个很大的超市,我之前很喜欢去买菜,因为近因为看得见,但是年轻人更喜欢网上买菜方便,确实挺好,但是这家超市在结账时,数次某收银员那拽拽的表情和动作深深刺激了我,老板生意不是这么做的吧好像?卖水果的愿意把不好的香蕉卖给我,我家孩子还天真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不买,我说:我们花钱是为了买自己想要的,不是买被别人嫌弃的还让自己不开心的,我顺手拿了个袋子装了洋葱,我错了,不该伸手拿袋子:放下,这是装水果的袋子,卖菜的在那边……我错了,我等攀不起超市的门……接娃的门口大爷说,不要去那家买花生米,好的坏的掺一起,大人无所谓,小孩吃了咋整……同事们说,垃圾呀,还能买到过期的东西真是无语了……我想说,你那个物价是不是已经踩着警戒线了……
临港属于那些没孩子的年轻人,或者有一定实力的家庭生活,对我这种喜欢逛菜市场一条街的人而言,少了太多的生活烟火气,很适合孩子上学,大人们工作,或许这也是大方向,毕竟上班的人差不多吃住在公司,周末放假还有聚餐,娃有老人带,年轻人更加自由的地方……但是负责家庭背后生活琐事的我们,缺东西时总是啥地方也找不到……
今天出门遇见一个阿姨,要换一个电饭煲的插头线,超市没有,找到了小菜店,我说这个好像五金店还有杂货店才有,阿姨说,我不知道去哪里呀,我说实在不行你就让你家孩子网上买根线吧,阿姨说可以吗……年轻人是建设者,老人家是牺牲者,他们牺牲了一辈子,最终到了这,发现一个本来他们可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怎么这么难……
太多的小事,都被这一圈圈恍惚的光环闹得,大家觉得难受的幸福着……
估计自己之前开店接地气接傻掉了,在上海这个词的光环笼罩下,多少孩子从小的价值观就和我所理解的不一样,可能我这种性格的还是去上班吧,社会总会告诉你如何活得更好的道理
自拍图片请勿盗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