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然
当今年的第一只鸬鹚飞到西湖边的时候,杭州人知道秋天近了。
当运河边翻丝绵的桐乡四姐妹在桂花树下支起摊子的时候,杭州人的冬天就不远了。
当菜场里灌香肠的队伍长长长长长,钱塘江边大麦烧的香气氤氲起来,茅家埠的冬腌菜开始踩起来,各家各户的窗台上酱鸭儿、酱肉挂起来的时候,大概离杭州人过春节也快了……
自然、气候、风物,总在它该来的时候来,和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一起,成就了一座城市某一方面的气质。
这些物候以及背后的人,是杭州最生活的一部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小时风物志”,想带你看活泼泼的这城市(之前报道戳这里:杭州人秋冬最想要的馈赠都在这里,九期“小时风物志”打包送给你)。
冬天来了,吃点好吃的很重要。
千锤百炼新鲜出炉的手作松花麻糍,是杭州萧山进化镇欢潭村冬日里最“落胃”的小食。
“小时风物志”第十期,我们去尝尝松花麻糍。
1】松花麻糍好吃的秘诀在哪里
石臼里的糯米被快速捶打,速度能造就丝滑不粘牙的口感。糯米芳香包裹住甜蜜的松花粉,蔗糖和板栗粉是上桌前的点睛之笔,一整条糯叽叽的麻糍切开成入口的宽度,摊在阳光下,闪发着诱人的香气。
欢潭村的松花麻糍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杭州萧山泰禾祥麻糍店老板徐钱权是松花麻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祖祖辈辈做麻糍,徐师傅本人将自己从20多岁到50多岁的青春光阴都奉献给了松花麻糍。
做松花麻糍,与普通麻糍有共通之处也有独到秘诀。
松花麻糍选用的是东北长糯米,浸泡二十四小时是软糯的先决条件。
大火烹,木桶蒸腾的氤氲湿气加速长糯米的熟糯。
焖两分钟后,特制的木鱼石臼登场,将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包裹住。
先用木槌将糯米一点点捻烂,后面的动作需要力气和速度的双重加持。
一人捶打白胖胖的糯米团,一人辅助配合翻动团子,直到团子表面油光发亮,如同羊脂。
“打麻糍最重要的就是速度,简言之速度要快,姿势要帅,这样可以保证温度和粘度的双重统一。”今年54岁的徐师傅抡起木槌依然风范不减当年,15斤的糯米10分钟左右就被打成粘糯麻糍团子。
5-6个人打糯米打半个小时,在徐师傅看来,是万万要不得的做法。“打的时间长不好吃的,热度不够了,打麻糍打少了,太粘牙,打多了,太硬。要趁糯米饭还未回过神的时候,下手去发力打。怎么打麻糍能在糯与不糯之间,糯不黏牙,有劲道,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经验。”
糯米团子经过两小时恒温保存,二次捶打后,黄色松花粉的加盟成为了关键一笔。
15斤糯米里面放2两松花粉。
阳光下,松花粉覆盖下的麻糍散发诱人的香气,然后再撒上板栗粉、花生粉、山楂粉。
每一种粉都有各自的用处,松花粉养胃,板栗粉助香、山楂粉助消化。
黑芝麻点缀,麻糍卷成长条,切成合适的长度。
一盒一斤,15块钱。
2】松花麻糍有多火?
天气冷了,松花麻糍有多火爆?
徐师傅说,最多一天的营业额,单价15块的松花麻糍卖了1万块。
“小区团购也很火的,一次100盒至600盒不等。”参与小区团购两年了,徐师傅最大感受就是省心了,早上5点钟开始做松花麻糍,做到10点钟送走麻糍,不用操心物流售后等等,收益也还不错。
周末,徐师傅亲自上场打麻糍,还会和来欢谭村的游客们互动,“大家鼓掌,加油呀,也会表演几个动作什么的,让游客们都参与下。”店门口总是围着长长的队伍。
“松花麻糍是欢谭的特产,之前我是在横店影视城打麻糍的,三年前回到村里,希望能够把松花麻糍的文化传承下去,不求赚多少钱,但希望大家都能知道进化欢谭的松花麻糍特产。”
远在金华、衢州的粉丝也喜欢松花麻糍。
“快递过去,可以用油煎一下,或者微波炉转下,电饭煲蒸下夹油条吃,不同的吃法有不同的味道。”徐师傅说。
3】谁愿意接过打麻糍这一棒
“我自己的孩子是女儿,后面又找过好几个徒弟,但都跑了。”徐师傅无奈的说,主要是徒弟们跟不上,在这打松花麻糍,要求手上动作要快,嘴上也要能说会道,可以和游客互动的。
好几个徒弟都总是欠缺一点,无法继承衣钵。
徐师傅想通过小时新闻平台找徒弟:只有三个要求,一个是身体好,二是要能说会道,三是人品好。
“其实,不为别的,希望徒弟人品好一点,能坚持用好的原料生产出好的产品的初心,松花麻糍能一直传承下去,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小时新闻记者从欢谭村村委了解到,麻糍作为一种特色的传统小吃,政府也希望能够长久持续发展下去,更希望以此能带动其他村民发展更多的传统小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