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饭煲>

一进门看见电饭煲好吗(一进门看见电饭锅好吗)

一进门看见电饭煲好吗(一进门看见电饭锅好吗)

更新时间:2022-04-12 09:56:13

公益福彩惠民生⑩

中山为大病困难群众解忧,3年来救助超5000人次

“在欠债这么多的情况下,几万块也能缓解几个月了。”患乳腺癌的蒋冰,今年得到了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5万元的救助。经过治疗,她的情况有了好转,目前正定期进行康复检查。

中山市民政局调研发现,该市90%以上的困难家庭是因病致贫,便于2018年探索建立大病困难帮扶中心,力争破解困难群众的大病救助难题,织牢因病返贫“防护网”。

中山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科科长陈启枢介绍,试运行以来,帮扶中心慈善专项救助5026人次,发放专项慈善救助1065.02万元。“对于有需要的大病困难群众来说,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他说。

帮扶中心采用“政府专项资金 社会慈善资金”的模式运作,主动发现、精准救助大病困难群众。运行以来,福彩公益金每年投入50万元,支持中心项目运营所需的社工服务购买。

非双低患者获5万元救助

11月9日上午,大病困难帮扶中心副主任李焕儿来到蒋冰家里回访。一进门,就能看见电饭煲、水杯、药片等物品堆放在电视柜上,让原本狭小的环境显得更加逼仄。

2019年末,蒋冰摸到自己身上有些肿块,没太在意。随着肿块越来越大,2020年,她去医院一检查,被确诊为恶性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她的头发掉光了,吃饭也没胃口,经常恶心呕吐,不时流鼻血,“挡也挡不住,关节全部是痛的”。

比起身上的疼痛,更让蒋冰担心的是治疗费用。一年内她的治疗费用超过55万元,医保报销了16万多元后,自费部分超过39万元。与此同时,她的家公也检查出了肺癌,蒋冰一家为此又花了30多万元。

原本家里靠她丈夫每月1万多元的工资,日子还过得去,接连的大病降临在家人身上,让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为此,他们借遍了亲戚朋友的钱,甚至借上了网贷。

后来,蒋冰接到当地镇政府的电话,得知大病困难帮扶中心可以为她提供一笔救助款。经过审核,蒋冰虽然不符合双低(低保、低收入)对象和支出型医疗救助的标准,但可以申请中心设立的准支出型医疗救助。提交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之后,很快她就收到了5万元的救助款。

“肯定很高兴,起码能缓解一下。”蒋冰说,她后来见到病友,还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让他们也去咨询。

探访中,李焕儿听着蒋冰用虚弱的声音讲述着近况。得知她的两个女儿还在上大学,学费要靠亲戚接济时,李焕儿告诉她,可以试着申请中山的教育帮扶,并给她留了联系方式 。

“心态放平,慢慢都会好的。”李焕儿安慰着有些哽咽的蒋冰。

“每一点进步都不容易”

“我们相当于把帮扶的边缘群体的圈画大了,一些家庭可能平时好好的,比如有一个房子,一辆排量1.6升以下的小汽车和一点存款,突然来了个大病,家庭经济一下子遇上了困难,这样就可以考虑申请准支出型医疗救助。”

陈启枢介绍,帮扶中心成立以来,帮扶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以前只有双低和支出型医疗救助,现在增加了准支出型医疗救助,还有重型地中海贫血这一特殊病种。

帮扶的门槛也在降低,比如以前双低对象单次或累计的自付费用不少于3000元,方可申请救助,现在帮扶的标准降低至300元。他坦言,每推开一项,都要做大量的调研,还要算算钱够不够,每一点进步都不容易。

具体的帮扶环节,帮扶中心通过与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每月从医保信息平台和“一站式”结算系统中,调出上月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结算清单,对个人支出较大的,由工作人员进行筛选,认定是否符合帮扶条件。符合条件的,中心代为填写救助申请表,委托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签名确认。

如今,帮扶中心的宣传越来越广,在中山,路上走的中巴车,路边立着的电子屏,都能看到中心的救助电话。咨询和帮扶的人越来越多,中心仅有的5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现在平均每个月要跟进的帮扶对象超过150人。但他们总是惦记着帮扶对象,不时给他们发信息,询问近况,如果他们遇到困难,就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能量双向流动

帮扶中心的墙上,满满当当地挂着帮扶对象及其家属送来的锦旗,李焕儿指着每一面旗子,都能讲出对应病人的救助情况和康复情况。

“像这个病人陈芳芳,原本是要生二胎的,去医院一查肾衰竭,做手术拿掉了一个肾,后来又感染了重度肺炎,刚做手术换了个肺,她老公说她现在准备出院了。”

2019年,肾移植手术期间,陈芳芳的住院医疗总费用接近50万元,经过医保报销及帮扶中心协助她申请医疗救助之后,仍有4万多元的医疗费需要负担。帮扶中心通过两次救助,共为她解决自行负担的医疗费接近4万元。今年,她进行肺部移植手术时,李焕儿又建议她联系众筹平台,最终筹到了20多万元的费用,避免疾病给其家庭造成严重困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陈芳芳的丈夫给帮扶中心寄来了50个口罩,每名工作人员刚好10个,李焕儿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那时候口罩很紧缺,收到一盒口罩,我吓了一跳,他说很担心我们,但那时他太太免疫力更低,比我们更需要口罩。”

在陈芳芳的丈夫写给帮扶中心的一封信中,他这样描述道:“我一个工薪阶层,债台高筑,内心的恐惧、焦虑无以言表……希望出现在2019年底,我成功地申报了大病困难医疗救助,非常感谢帮扶中心的雪中送炭……让笼罩在家中的那股压抑和窒息得以缓和。”

正是跟帮扶对象相处的点点滴滴,让李焕儿觉得团队做的事是有价值的,帮扶者与被帮扶者之间,形成了能量的双向流动。

“我们给了病人一点能量,他们也给了我们正能量。我觉得,有个健康的身体是最大的财富,从工作中学习,我们也乐观积极了,懂得感恩社会。”

(文中蒋冰、陈芳芳为化名。)

【记者/视频】吴晓娴

【实习生】陈雨潇

【作者】 吴晓娴

广东民政头条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