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智能”已成为新时代下的一个热词,科技和时代擦出的火花在各个领域都引起一片火热,家电领域同样如此,不管是大家电还是小家电,在科技的赋能下,智能家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产物了,在万物互联的今天,智能家电的风越刮越大。
今天顺为君与大家分享的,是来自纯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郭文祺的演讲,从智能产品的定义、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各个维度,郭文祺分享了智能厨电产业的完整链条。
他表示,中国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国民饭煲”,它应该拥有第四代最先进的加热技术、拥有堪比 3C 产品工艺精度、拥有能帮年轻人解决各种烹饪问题的智能系统等等。当然,在电饭煲之外,纯米还陆续研发了电磁炉、烤箱、微波炉、破壁机、养生壶、净水器等新系列产品,慢慢构筑自己的未来厨房生态。
以智能地图为例,他还生动地类比剖析了智能家电的本质与未来。未来,智能烹饪将如同电子地图一样,成为完美融于用户生活的日常存在。并让不会做饭的学会做饭、让想做饭的能轻松做饭、让会做饭的做得更好、让用户更有主导权、让烹饪变得有趣易分享这五个步骤全方位地帮助用户实现并享受智能烹饪。
为此,纯米从产品硬件设计、软件系统升级、用户需求挖掘、产品细节死磕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始终以不妥协地坚持,与供应链共同成长,为实现“打造未来厨房生态,打通器食结合的场景”这一愿景而努力。
在下文中你将了解:
- 销售超千万台的现象级爆品米家电饭煲背后的故事;
- 纯米科技如何将数字化技术、IoT、智能产品研发与设计等融于一体?
- 纯米科技拓展厨电新型消费市场的创新实践有哪些?
……
纯米科技:打造千万“国民电饭煲”的幕后玩家
各位同学,大家中午好。我是纯米的郭文祺,今天很高兴来到人民大学,分享纯米在智能家电上的一些经验。我是纯米的联合创始人,同时也负责创新设计中心。
在纯米,设计的核心并不是做造型,而是透过对用户需求的观察,把用户需求转换成产品落地出来。
为什么是“国民饭煲”?
首先跟大家介绍我们是谁,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么做到的。标题里提到我们算是国民家电,那我们是怎么开始做这件事情的?这必须要从 2015 年说起。
在 2015 年甚至更早,国人到日本去一定会干两件事情,一个是背电饭煲,一个是背马桶盖,觉得日本的电饭煲做饭好吃、品质好、送人有面子。当时国内电饭煲是什么状况呢?
我们一般将电饭煲的发展历程分成四个代际:第一代是底盘加热的机械煲、第二代是底盘加热的电脑煲、第三代是采用电磁加热的IH电饭煲、第四代是采用微压力电磁加热的微压力IH饭煲。
第一代饭煲是机械按键,做饭不好吃,可能会有夹生;
第二代进化到电子式的硬件,多了预约的功能,但还是底盘加热,非常不均匀;
第三代是 IH 饭煲,采用的是电磁加热,它不是采用单一的加热点,而是立体环绕加热,非常均匀,就像柴火饭一样;
第四代就是在这基础上加了压力。以前煮柴火饭的时候,除了盖盖子,还会在盖子上加石头,让锅里能有大于一倍的大气压,才能做出更好的口感。第四代微压力 IH 电饭煲原理就与此类似,采用1.2倍的大气压,让米饭更好吃。
当时日本 80% 的饭煲已经迭代为第三代和第四代产品,而国内 80% 的饭煲还停留在第一代和第二代。所以大家才会一窝蜂地跑到日本去买电饭煲,甚至都不问品牌,哪一家店有货就往哪一家去冲。
难道我们国产的电饭煲就不行吗?
也是在 2015 年,在中国的平行空间有一个团队,正在打造一个属于中国国民的电饭煲,这个团队就是纯米。
纯米是 2013 年成立的,创始团队大部分都来自于 IT、3C 产业。我们经历了手机从功能机发展到智能手机的过程,也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在慢慢智能化,唯有家电的智能化步伐非常缓慢。我们觉得需要有人去把这些产品好好地梳理一遍。
2014 年,我们成为小米生态链公司,想要做真正更符合中国人需求的电饭煲,希望以电子产品的思维降维打击,思考到底什么是下一代的家电产品。
当时我们想,做个电饭煲有什么难的?我们在佛山建立了硬件研发中心,想要找到靠谱的合作伙伴。然后发现,隔行如隔山,想做一台好的电饭煲真的不容易。于是创始人杨华带团队对此奔赴日本,请日本 IH 电饭煲之父内藤毅先生出山,帮整个电饭煲的设计取得了突破。
2016 年 3 月 29 日,雷军雷总在发布会上首次发布以“米家”为品牌的生态链产品,亲自为米家第一款产品米家智能电饭煲代言。结果产品正式上线后,47 秒就售罄,创下了记录,也惊呆了业界。家电产业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爆品。
疯狂打造产品力
为什么它会这么受欢迎呢?
其实,好的产品是必须要经得起考验的。我们给它的定义是打造新国货饭煲,把饭煲卖回日本去;面向的人群是“希望回家能做口好饭的年轻人,和希望为父母提供更好‘装备’的年轻人”。
崇尚个性的年轻人不喜欢传统的家电,所以我们面对年轻的用户花了很多的功夫,疯狂打造产品力。产品研发历时 18 个月,光核心的灰铸铁内胆就有 69 道程序;整个电饭煲包含 768 个元器件,是普通电饭煲的 2 倍还多,复杂程度“堪比”手机;还克服了加压带来的“安全关”等种种难题,就连饭勺都做了非常细节的设计,让它平放时勺部能够不碰到桌面,保持卫生。
除了硬件上的极致工艺之外,我们在软件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中国农业部认定的水稻种类有 900 多种,实际还有更多,但市售的电饭煲往往只有一条煮饭曲线,一种处理模式,怎么可能保证每种米都能做到最好吃?
我们觉得这件事情不对,所以做了改变。现在打开我们的 App,可以看到米种和口感,都是可以选择的,云端有 3000 条温度曲线去支持不同用户的不同选择。
在这背后,我们每天在实验室煮出海量的米饭,人来品尝,机器来测试,保证同一锅米饭的统一口感,找到同样米种、环境条件下的最佳烹饪曲线。
另外,为了保证不同海拔、不同沸点下饭煲煮米饭的口感,我们的工程师背着电饭煲亲自去到贵阳、昆明等不同海拔的地方,验证数据,对加热曲线进行系统补偿。所以,3000 条温度曲线不是凭空而来的,这也是我们的电饭煲为什么能够卖得好的原因。
2016 年,中国人有了第一款带压力的第四代电饭煲;2019 年,我们的饭煲卖回了日本;今年的 10 月 11 日,我们在中国区销售的电饭煲已经超过 1000 万台。现在,我们除了产品线丰富的电饭煲家族外,还在产品版图中加入了电磁炉、烤箱、微波炉、破壁机、养生壶、净水器等等。
这是纯米发展的第一步,打造一个属于中国人的优质厨房生态。
智能烹饪是伪命题吗?
基于与小米合作的基础,我们第二步厚积薄发,全力打造自有品牌——TOKIT 厨几、知吾煮、圈厨。他们和米家系列有不同的定位、面向不同的群体、帮用户解决更多问题。
依然以“智能”这个核心来展开,纯米并不是一家卖家电的公司,而是一家用科技解决烹饪问题的公司。让不会做饭的学会做饭,让想做饭的能轻松做饭,让会做饭的能做得更好,让用户烹饪更有主导权,让烹饪变得有趣易分享。
沿着这五个步骤,我们进行了不同的努力。
科技能解决烹饪问题吗?很多人认为智能烹饪是个伪需求,只是把功能移植到手机上。但这不是真正的智能,我会以地图为例,来告诉大家,智能怎样影响家电的未来。
智能烹饪与智能地图很像,智能地图是帮你从 A 点到达 B 点,智能烹饪帮你把食材变为食物,他们都解决了一样的痛点:
一、都是把海量的信息浓缩在小小的手机上,减轻携带负担;
二、帮助在纸质地图上找不到位置的人规划好路线;帮助不会做菜的人规划好食谱,而且都不只有一条路径;
三、给到始发地、目的地、路线方案之外的第四个维度——时间;
四、给到必要的辅助信息,如限行;如个性化的食谱推荐。
地图的发展轨迹其实可以让我们看到智能家电未来的发展轨迹。数字化解决的不只是 A 到 B 的需求而已,你在移动的过程当中所衍生出来立体需求,都帮你解决。同样的,过去的智能烹饪只帮你解决从 A 到 B 的问题,还需要你有一些经验;但未来的智能烹饪就像电子地图一样,能够帮你解决从菜品建议、食材采买,到食材预处理、烹饪;再到拍照分享、就餐、清洁等所有环节的问题。
以智能为核心,纯米沿着上面提到的五个步骤帮年轻人解决烹饪问题。
一、让不会做饭的学会做饭。
TOKIT 厨几 AI 多功能料理机就是一台连厨房小白、小朋友都能轻松上手的厨房神器。将超过 35 种厨房设备的功能集于一身,从切菜到做菜到清洗,都能通过内置系统、语音交互、简易操作完成,让小白可以轻松在很短时间内做出一桌丰富的菜品。这就是智能化的第一个价值,让不会做饭的学会做饭。
二、让想做饭的能轻松做饭。
传统电饭煲交互界面非常复杂,但纯米厨电的设计都格外简约,尽量清除掉可能对用户产生干扰的信息。再看电磁炉,传统电磁炉的显示是火力或者瓦数,而且触控面板只要碰到水就失灵了,而我们的电磁炉采用了旋钮设计,将火力分为直观的99挡,方便温度的自由控制。我们还设置了很多有意思的程序,比如“懒人煮水饺”,通过温度曲线的控制,省去用户自己加水三沸的步骤,只要倒一次水就能等着吃水饺了,堪称懒人福音。
三、让会做饭的做得更好。
我们做了一款烤箱,解决了烤箱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在烤箱里面布了三个温度传染器和独立控温的加热管,保证腔内温度均匀,不用把饼干拿出来再翻转放回去,也能实现一样的烘焙效果。
四、让用户更有主导权。
还是以电磁炉为例,普通的电磁炉界面上功能很多,但用不到的功能删不掉,想用的功能也加不上,用户没有选择。而我们的电磁炉,可以通过 App 把不要的功能拿掉,把自己个性化的功能添加上去。现在,后台就有“我的热牛奶”“老婆的洗脚水”“水煮前任”等超过 20 万道用户自定义食谱,平均烹饪次数超过 16 次。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用户真的把这个功能玩起来了。这是之前家电行业完全没有干过的事情,却展现出了无穷的空间和可能性。
第五、让烹饪变得有趣易分享。
还是前面介绍的那个烤箱,我们还做了一个创举,把摄像头放到烤箱里面去。这样就可以在手机上随时掌握烹饪状态,还能生成 10-15 秒的精彩短视频,让用户能够轻松地分享他烹饪的“高光时刻”。
纯米的坚持与愿景
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能够经得起考验?为什么我们能实现这么多创新?这与我们的坚持和愿景密不可分。
第一,我们拥有超过 100 个 SKU、1800 个专利;拥有可升级的 Cooking IoT 物联网系统和自己的 IoT 芯片,这是支撑我们发展的技术硬实力。
第二,我们和供应商有着共同的坚持。其实供应商被我们磨得很惨,曾经因为生产中仅仅 0.1 毫米的误差,工厂中 5000 个电饭煲下盖瞬间作废,但他们依然愿意和我们一起携手同行,是因为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扶持传统供应链在技术、管理上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我们的要求是业界最高的,我们的返修率是千分之三,仅是一般家电产品返修率的 1/10。为的就是口碑,要做真正好的国货。
今年 9 月,我们又在佛山这个小家电制造中心,成立了纯米的华南研发与先进制造中心,提升集团在先进制造和研发端的核心能力。
我们集合了很多人的经验在每一个产品中,希望能够赋能未来使用家电的年轻人,打造器食结合的场景。
谢谢大家!
互动提问环节
Q1:纯米的厨电功能很多,如何解决清洁问题?
清洁是大家烹饪结束后最痛苦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在设备上设计了很多相关的功能。首先,饭煲用的是不沾涂层,基本没有清洁的困难;像烤箱这样比较难清洁的产品,我们设计了 6 种清洁模式,烹饪结束后会及时提醒用户借助高温蒸汽完成清洗过程,让它变简单,而且还在疫情期间增加了餐具杀菌消毒的功能;AI 多功能料理机器人,也可以根据烹饪的菜品不同,选择不同的自清洁模式,完成清洁。
Q2:您刚刚说有很多年轻用户会给自己的父母购买纯米的产品,那么纯米现在这样极度简洁的交互设计,会为老年人群体的使用带来困难吗?
这个问题很好,其实我觉得大家都低估了老年人对于智能产品的适应性,就像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地用微信跟你们沟通。虽然老年用户在技能认知上的能力会有一定的退化,但基础的控制,他们还是很容易可以理解的。
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市面上有很多做老年机的手机企业,但活得并不好,反而是普通的智能手机更受老年人的欢迎。其实我们做产品很容易会有一种误区,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量用户,其实要直接去面对用户,听取他们的需求和建议。
Q3:大量设定好的温度曲线,会限制用户在烹饪上的创造力吗?
在电饭煲这个产品上,我们给用户开放的可能性比较少,但是在电磁炉上面,我们开放的可能性比较高。举个例子,如果说在电磁炉上面选择了红烧肉这个程序,它其实会有默认的火力和温度,但是你在烹饪的过程当中,是可以去介入、去控制功率跟加热时间的,并且可以根据前一次烹饪的结果,调整下一次的烹饪设置。但是对于小白用户来讲,最好是不改变默认程序,先保证成功率。
就像我前面讲的,为什么我们要分五个步骤帮年轻人解决烹饪问题,是希望小白刚刚接触烹饪时,至少先有成就感,成功了以后,再慢慢地去尝试自己做调整,甚至能够分享。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路径。
Q4:过高的产品标准是否会造成成本的上升,或者让供应商失去合作的意愿。
很好的一个问题。老实说我们的成本的确比其他的传统家电更高,因为我们要求也高。
先简单科普一下,举个小米的例子,大家知道小米的产品是统一的冷淡白,而传统家电往往是花花绿绿的,这其实是颜色控制的问题。因为产品的不同部件可能是不同的材质,将耐热程度不同的各种材质调为完全统一的颜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传统家电产品的不同区域会采用不同颜色来掩盖这一问题。
而我们做到了整体颜色一致,确实花费了更高的成本。但为什么可以做这件事情?
- 第一是由于边际效应,当你的量足够大的时候,有些成本是能够被分摊,甚至忽略的;
- 第二,小米系的产品,大部分是线上销售,省掉了很多渠道成本;
- 第三,前期的高要求让我们的返修率更低,也平衡了一部分成本,这些我们都会反馈给消费者,做消费者用得起的好产品。
说到供应商,他们当然也很辛苦,有很多“意见”,但毕竟我们的订单量摆在那里,所以暂时还没有碰到供应商退出的问题。
Q5:“生态链”这个概念会不会让消费者认为只有购买多个产品,形成协同才能产生更高效率,而只购买单个产品的话会比其他品牌产品花费更高,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
其实智能生活的构建是一步一步来的,单一设备有单一设备的价值,而多个设备智能化,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所有 IoT 产品的最高标准是,当它没有联网的情况下,跟一般的设备一样好;但联网之后,它的功能肯定比现在来得好。
Q6:希望能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我们 slogan 叫做“让美味更简单”,所以我们还是聚焦在通过科技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接下来就是跟 3 亿用户做朋友,和靠谱的人,做最酷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