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磁炉>

嘉格纳高端电磁炉二十万(嘉格纳电磁炉属于什么档次)

嘉格纳高端电磁炉二十万(嘉格纳电磁炉属于什么档次)

更新时间:2022-01-21 23:07:38

■文|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

前几天写了一篇 花几百万装修厨房,有钱人的世界你想象不到,其实橱柜只是厨房的第一步,下一步还得买厨电。那么,什么品牌、价位几何的厨电能配得上几百万的橱柜?

答案是嘉格纳、美诺和斯麦格之类的品牌,花费大概是几十万到一百万元。

厨电是个大市场,在中国,它甚至是一个准千亿级市场。只不过,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野蛮生长后,2018年,这个市场意外出现了大幅回落,但高端市场的增长率却相当惊人。

厨电家族越来越大

什么是厨电?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厨房的电器。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后,各种电器相继发明,其中相当大的比例用于厨房,比如电冰箱、抽油烟机、洗碗机、微波炉,乃至煮蛋器、酸奶机、面包机、咖啡机……

走入当下中国人的厨房,虽然不像德国人和日本人那般琳琅满目,细致有序,但厨电种类也一直在增长,厨房的细分化越来越明显。

不过,中国人接触厨电,直至实现现代化的厨房构架,不过是这二三十年的事情。时光倒流到上世纪80年代,许多城市家庭还是整栋楼或整层共用厨房,那时的厨房若说有厨电,最大可能就是燃气灶。这个早期最基本的厨电配置,其实普及率也非常低。即使是城市家庭,很多人还是用烧煤的炉子。80年代,渐渐出现了一些燃气灶厂家,尤其是外资的进入,使得燃气灶开始跟上时代,压电电子点火装置慢慢成为主流。90年代后,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技术的进步,外国技术和资本的引入,燃气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期厨房除了出现几率也高不到哪里去的燃气灶之外,唯一可能出现的其他厨电就是小排气扇。它主要是通过空气对流的原理,将油烟排出室外。这玩意儿的效果自然是马马虎虎,而且使用时间一长,电机和扇叶上往往会吸附大量油污,不仅很难清洗,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当时的厨房墙壁总有黑乎乎的油烟痕迹。

到了90年代,如果住上了单元楼,家里又用上了抽油烟机,楼上楼下邻居都会来观摩一番。原因很简单,抽油烟机当时绝对是新鲜玩意儿。1994年,中国才诞生了第一台国产抽油烟机。这个早期的厨电产品开启了中国人的厨房革命,中国厨房终于有了干干净净的可能。

中国厨电产业,十多年来首次下滑

中国厨电产业的增长速度之惊人,在家电行业中首屈一指。从百亿元市场规模到接近千亿元规模,居然仅仅用了15年。而且,它也是唯一连续十五年增速达两位数的行业。

之所以说接近千亿,是因为2017年,中国厨电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957亿,同比增长15.4%。也是在这一年,方太成为中国厨电行业第一家超百亿企业,还有多家企业正在冲击百亿规模目标。这一年,中国抽油烟机、燃气灶和消毒柜的零售额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2.8%、11.5%和8.8%,嵌入式厨电市场规模达到65.7亿元,同比增长38.1%,更是潜力惊人。按照十五年来的增速,所有分析机构都乐观地认为厨电市场规模将在2018年超越千亿。

但意外的是,2018年上半年,中国厨电市场十余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全年超过2017年的数据已无可能。一般认为,厨电市场下跌的主因是地产调控。2015年到2017年初,国内现房成交面积达到高峰,但在2017年3月后,中国出现多轮地产调控,厨电在精装修领域和毛坯房装修领域都出现了巨大下滑。

在这场出人意料的下滑中,我们还能见到众多小厂商的跑路和破产。毫无疑问,这是一次行业洗牌。

可要注意的是,即使过去十五年的高歌猛进被许多人称为“野蛮生长”,但这个行业却是中国发展最健康的行业之一。

唯一本土企业主导的行业

很少有人留意,在中国的行业中,厨电产业与众不同。中国人最热衷的价格战,在厨电产业很少会见到,尤其是顶层企业,如方太、老板和华帝等,都没有过价格战经历。而且,厨电行业的利润率是所有家电中最高的,还高于以利润著称的空调。这一点跟厨电市场的生态有关,相比空调、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这几大家电门类,厨电的市场规模相对小得多,大资本和大企业的介入较少也较晚,没有大企业的挤压,整个行业都拥有了相对可以精雕细琢的空间,而不需要通过价格战抢市场。同时,它的市场规模和需求又大于一般小家电,而且正当其时,赶上了中国城市人口居住条件整体改善的高峰,从而确保了利润率。

最重要的是,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厨电品牌,除了中国品牌,就是日韩品牌,前者的价格比后者还要高,这种状况也是各行业中仅见。换言之,国产品牌掌控了目前的厨电市场。

近年来,美的、海尔等家电巨头才相继加入厨电市场,对方太、老板和华帝等厨电企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后者羽翼已丰,巨头的进入反而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这几年,小米等“互联网跨界分子”的加入,给这个行业提供了更多可能。

虽然在2018年,中国厨电产业首次出现下滑,但前景依然看好。

首先,厨电的大量销售来自于装修。地产行业精装修比例的提高,对行业的中高端品牌来说是一大利好。年轻消费群体在生活方式上的改变,也使得厨电产品更为细分,并出现大量新的增长点,比如这几年的电烤箱以及去年增幅高达140%的洗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启用,使得厨电走入智能化时代,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

此外,厨电的普及率还不高,尤其是在广袤的农村市场,普及率还不足20%。这也意味着厨电市场的巨大空间。

也正因此,业内人士预估,一个成熟的中国厨电市场,规模应在2500亿到3000亿元之间。

让业内人士更有信心的是,即使在行业下滑的2018年,高端厨电的增长仍然相当明显。这与中高端收入群体的改善性消费有关。不过,国产品牌的高端化,距离世界顶级品牌还真的差距很大。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厨电产业由本土品牌占主导,一方面确实是国货挺争气,另一方面也跟价格有关,虽然这个行业不打价格战,但整体来说确实比欧美国际大牌便宜得多。

一般来说,欧美厨电大牌分三个档次,第一档次是一枝独秀的德国嘉格纳,整套厨电拿下来没有一百万是不行的。第二档次是德国美诺和意大利斯麦格等,它们的价格低于嘉格纳,但也有不少六位数产品,比如二三十万元的冰箱,普通产品的价格则低一些,比如三四万元的冰箱,几千元的小厨电。第三档次则是普通的大众品牌,如德国的博世,美国的惠而浦等,我们熟悉的西门子也在其中,这些品牌有些挺厚道,在中国售价跟欧美相当,但也有一些品牌,在国外很普通,来到中国就变成奢侈品。整体来说,第三档品牌的价格高于国内品牌。

那么,那些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厨电配置,到底长啥样?

唯一进入德国奢侈品序列的厨电品牌

嘉格纳有多厉害?它是德国唯一进入奢侈品序列的厨电品牌,也是公认的世界最顶级厨电品牌。

这个品牌创立于1681年,诞生在德国黑森林地区。最早的嘉格纳其实是一家铁制品工厂,创始人威廉•温•巴登总督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利用好当地矿藏资源,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

1758年,安东•莫布纳家族入主嘉格纳,业务逐渐扩张。不过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它始终以一家铁制品工厂的面貌存于世间。

1873年,嘉格纳再次易主。法兰克福商人米歇尔•福录尔西姆买下了它。1879年,福录尔西姆在一次商品交易会上遇见了年轻炉灶专家泰多尔•贝尔格曼,嘉格纳的厨房事业就此开启。

贝尔格曼热衷机械,他加盟后最初负责自行车和炉具等领域的新产品研发。1888年,在其掌控下,嘉格纳铁制品公司变成一家合资控股公司,主营是自行车和烤箱。

有意思的是,将嘉格纳引入厨房领域的贝尔格曼几年后就功成身退,于1893年成立了自己的贝尔格曼工业工厂,1905年被扩充为南德意志汽车工厂有限责任公司。1907年,它被另一家工厂收购。收购方Benz&Cie后来和另一家名为DMG的公司合并,就成了我们熟知的戴姆勒•奔驰。

1931年,封•布兰奎特家族开始经营嘉格纳,并将重心从炉灶过渡到厨电,使嘉格纳成为工业时代的佼佼者。1961年,首批镶嵌着“嘉格纳”标志的产品行销欧洲市场,成为现代厨电工业的先行者之一。

如今,嘉格纳的产品涵盖了烤箱、蒸汽烤箱、蒸汽炉、微波炉、咖啡机、灶具、大型电磁灶、吸油烟机、冰箱、酒柜、洗碗机等各种领域。刚刚醒来的舒马赫、德国历任总统,乃至中国人熟悉的姚明、易建联和章子怡,都是嘉格纳的忠实用户。在全球众多顶级酒店中,嘉格纳也是档次的象征。

虽然是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一套的奢侈品牌,但嘉格纳的设计风格并不华丽,而是充满着德国式的简约。更重要的是,嘉格纳有着与智能时代的许多企业截然不同的理念。

比如许多国内企业提及智能化,主打的都是“让做饭越来越简单”。但嘉格纳从不把“简单”当成方向,从未开发过既定的自动烹饪程序与系统。它所追求的的是“配合”——配合那些花心思在厨房烹饪的人,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烹饪体验,帮助他们做出更美味的食物。尤其是个性化选择,不管你是偏重何种风格、喜欢哪类尝试的烹饪者,都能在嘉格纳这里找到对应操作。至于简单,为什么要把烹饪如此有情趣的事情变得简单?当然,嘉格纳也会追求简单,但这种简单绝不是让烹饪变得简单,而是将一些枯燥工序变得简单,让人拥有更多时间去烹饪。

比如嘉格纳产品序列中资格最老的烤箱,其智能化的最直观体现就是烤箱控制屏并非独立区块,而是内嵌于烤箱门上。这种开创式设计的最大用途,就是增加了烤箱的内部空间。至于“简单”,最重要的设计就是自动清洁系统,通过烤箱的人都知道,清洁才是苦差事。

嘉格纳的冰箱很有意思,与一般家庭使用冰箱的简单分层不同,嘉格纳冰箱实现了“小气候”微控,可以针对不同的食物,提供不同的保鲜温度。而且,它都采用完全嵌入式设计,与橱柜融为一体。

创建于1899年的德国美诺是全球顶级电器制造商。它在厨电领域的地位虽然比不上嘉格纳,但同样非常厉害,一台冰箱卖个二三十万也是常态。不过总体看来,在价格上,它还是比嘉格纳低了一截。

这是一个家族企业,产品涵盖洗衣机、吸尘器和厨电等。1901年就造出了木桶洗衣机,1914年生产出有电动马达的洗衣机,1929年生产出电动洗碗机,1956年生产出全自动化洗衣机,1966年生产出电控滚筒式干衣机,1999年生产出嵌入式胶囊咖啡机……

这是厨电行业内唯一以20年使用寿命为测试标准设计生产的制造商,也是返修率最低的品牌之一。从产品风格来看,美诺同样走德式工业的简约风,也更适合开放式厨房。

北欧人与德国人的工业范儿非常相似,所以如果你觉得嘉格纳太贵,美诺也很贵,那么可以考虑瑞典的ASKO,这个品牌崇尚极简设计和精巧性能,一切都是刚刚好。至于两万多一个冰箱,十几万一套的厨电系统,对于中国的富裕家庭来说是一个低调却不失品质的选择。

斯麦格是厨电界颜值担当

如果你对德国式的冷酷简洁工业范儿没有兴趣,那么意大利人会满足你的需求——前提是你用得起。

成立于1948年的意大利斯麦格(Smeg),也是全球顶级厨电厂商。它最强调的就是文艺范儿,强调“时尚与科技融合之美”。

斯麦格的拳头产品是冰箱,而且有很多合作产品,比如跟杜嘉班纳就有一款合作款冰箱,售价22万元。它还跟宝马合作推出过百款冰箱,款款都可算是收藏品。贝克汉姆、安吉丽娜·朱莉都是其粉丝。

斯麦格冰箱的设计基本走二战后的复古路线,圆角设计,配色却十分大胆。著名的红色复古冰箱就采用法拉利车漆同款。

因为斯麦格的颜值极高,所以成为“厨电界的好莱坞明星”,在各种影视剧里频频亮相。比如《帕丁顿熊》里那个让帕丁顿熊很好奇的冰箱就是斯麦格,《破产姐妹》里的那个看起来很旧的冰箱,其实也是斯麦格。《史密斯夫妇》、《变形金刚3》和《继承者们》里都有斯麦格的出现。

对于中国高端用户群体来说,斯麦格的复古美感,还有频频在影视剧里出现的网红背景,似乎比德国货更为受用。相对来说,价钱虽然远高于国产品牌,但还没有到高不可攀的地步。比如两万多元的双开门冰箱,足以提升整个厨房的颜值。当然,如果又想用斯麦格的多姿多彩调剂生活,又想省钱,那不妨挑选小家电,比如一两千元的热水壶、榨汁机等。

如果你还是觉得斯麦格太贵,有没有退而求次的选择?当然有,那就是斯洛文尼亚的GORENJE。这个品牌在欧洲占有率很高,也以外观设计见长,最拿手的同样是多彩色调的复古冰箱。它的入门级冰箱价位多在两万元左右,可以下探到1.7万元左右,算是高收入家庭的不错选择。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