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饼铛>

面面俱到悬浮式全自动电饼铛(全自动悬浮式电饼铛好用吗)

面面俱到悬浮式全自动电饼铛(全自动悬浮式电饼铛好用吗)

更新时间:2022-04-02 14:27:17

语文老师的坏毛病是什么?咬文嚼字、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你自己看是不是?

老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正确的知识,改错误的知识。改作业中的改作文尤为费力费时。

记得年轻时改作文或周记,我特别有成就感:作业上满篇红红的修改符号,删除号、对调号、错字、不通的句子……每改一篇都要耗费我二、三十分钟。

二段班有个女学生,作文写的不错,我特别喜欢她,她的每篇作文、周记我都仔仔细细绞尽脑汁找毛病,标点符号、错字、病句……我都逐字逐句地一一指出并改正,改完一看,满篇红红的颜色,格外舒服。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那个女孩子对我很冷淡,甚至有些反感。

有一次,她到我办公室,我问:“王少倩,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呀?

她说:“老师,你为什么死盯着我的作文不放呢?把我作文本、周记本涂得乱七八糟的。有点儿吹毛求疵。”

“噢,是这么回事!王少倩,是这样,你看你在班上,作文写的最好,我就希望我多帮帮你,让你更上一层楼。绝对不是故意和你过不去呀!”

过后,我反思:初中生,是需要赏识的阶段,你指出她作业上的错误就如同指出她个人的错误一样,所以,你觉得自己费尽全力在帮她,她非但不领情还忌恨你。出力不讨好,心理学运用的太差了。此事,令我精心批改的心顿时冷却。

不过,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么“不识好歹”。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有奖征文前夕,一个男学生拿着一篇稿子让我给改。我大体一看,太一般,沒新意。

我说:“你的这篇文章就不用改了,不用参赛。”

他一听,不干:“老师,你都给那么多人改了,又不差我这一个,给改改吗?”

看着一个大小伙子撒娇,我都乐了。沒法儿,只得硬着头皮给他改,从立意到细节,从开头到结尾,大体结构一说,让他拿回去再写;第二次,从词到句,细枝未节又改了一遍。

结果,征文比赛获一等奖。小伙子乐得眼睛都笑眯了,拿着证书、奖品对我说:“老师,太意外了,是改来的一等奖。”

教书十五年后,有一天,我碰到一个家长,得知她孩子上香港大学,我由衷地说到:“XXX太优秀了!”

家长说:“她特别感谢你,多亏你当年对她作文批改的那么细致,让她明白文章要反复修改才能进步。”

‘‘文章不厌千回改”,精益求精吗!这个例子让我明白,岁月会让孩子们长大,改变当年幼稚的看法。可是,个别学生的行为已使我敬业的心受伤很深。

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有些错字没有缘由读了很多年。小时候认错字、写错字会影响学生很深,有可能,一定得指出并督促其改正。

有一年,我带高二年级,一个学生的作业上反复出现一个怪字。太常见的字,我把错字用红笔圈出来并写上正确字,在以后的二、三次作业上,这个字仍然是错的。

我不能再忍,只得出手。上课前,我说:“XXX,到黑板上写个‘是’字。”

他一脸疑惑:“老师,哪个Shi?”

“你是学生,我是老师的是”。

“老师,你开玩笑吧?这谁不会写?”他环顾四周,满不在乎的神情。

“我知道你们都会写,我只想请你写给大家看”。在大家的催促下,他写下shi字。

写完,同学们哄堂大笑。他挠挠头,问:“错了吗?不会吧?十几年我都这么写的,沒人说我错呀!”底下同学说:

“你中间少写了一横。”这种错误是不是错得有点儿离谱了?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学生读课文,只要有一个发音错误,立即予以纠正。我让学生们把小学用过的小字典就放在抽屉里,随时查。我还把我的《现代汉浯词典》放在教室,谁用谁拿。我与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有分歧,每当此时,我就让他们查字典,绝不容忍错误多留半分钟在脑子里。

我说:“先入为主,第一次听到或读出来的字音一定要正确,否则真是误人子弟。”

对学生我放亮双眼吹毛求疵,对同行我也是不知天高地厚地鸡蛋里挑骨头。挑毛病会让别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难看。可是,看到错误不指出来又不是我的风格,这叫“眼睛里容不下砂子”。

女儿上幼儿园,爱岗敬业的老师在教室四周贴上了生字。老师把红的、黄的等彩色纸剪成梅花的形状,把每个字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在花上,很漂亮很实用。

我接孩子时,仔细看这些漂亮的字,忽然发现“燕”字错了,写成草字头了。我把老师叫过来并指出,老师脸红红的,很不好意思。后来,我发现,“燕”字写错的人还挺多。

一次,学校老师赛教,课讲完后集中评论。一开始,沒人讲话。领导看冷场,就下命令:“每个老师都要讲一条。”于是,按顺序说自己的看法。

凭心而论,这节课讲得还挺成功的。我内心很急,轮到我时我讲什么呢?我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特别听领导的话,领导看着你,怎能违背呢?

于是乎,我绞尽脑汁地想:怎样让这节课上得更完美?声明一下,我教书也才教了沒几年,初中教材还沒有完全掌握。大多数老师讲的是优点,只有我前面一个人讲了条不足之处。我随之脑洞大开,自以为是地按自己的想象也说了一条要改进的话。

话一说完,马上被一个老师毫不留情地打断:“公开课怎么可能面面俱到?”说完,很鄙视地瞅了我一眼。我一下子傻了眼,尴尬极了。事后特别后悔:自己还是个新手,公开场合就给别人提看法,真是妄自尊大!怪自己太轴,沒有问题默不作声就行了,干吗非要多此一举?说的中肯倒也罢了,说不到点上能不被人抢白吗?

年少轻狂,在成长中学着改变。

事隔多年,有一次,到兄弟学校听教学能手上公开课《香菱学诗》。天气很热,那时候,还沒有空调,只有几个吊扇在顶棚呼啦呼啦转,二、三百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

我和一同事坐在后面,拿笔在纸上交流,貌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一个年轻教师的几处小错误让我结结实实抓住了。

我在纸上写:泥淖,淖字读错了,不是“zhao”是“nao”;“俩眼鳏鳏”的"鳏"字在初一学过并让学生背过,《大道之行也》:“鳏、寡、孤、独、疾废者皆有所养”;“伊”,现在是女性第三人称“她”,是“五~四”运动时期改的,不是清朝。

我给同事说:“这些上课的老师要到省上赛教,课讲的这么好,要是稍不留意出现这些小错误就功亏一篑了,得告诉他。”

课上完后,要分组讨论,人们对公开课纷纷表示赞美。我想:反对的声音可不能跑出来,让年轻人尴尬。

忍到最后讨论结束,大家往外走。我急着挤到他身边,把纸条递给他。他迅速看一眼,露出感激的眼神(这是我回头看到的)。

我希望,既然是能手,就要做到更好,无可挑剔。

可是,语文上的错误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即使挑出也无能为力。

汶川地震后,电视新闻频频出现一个错误,不同的记者犯同一错误,在文章中错用“感同身受”这个词达四、五次之多。都是:地震灾区的人民所遭受的痛苦,我感同身受。翻开词典,解释是: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时用的词语,很多人理解为:我的感受与你相同。

地方电视台播音员有俩个字读音读错最多:气氛,氛字声调应为一声,很多人读四声;大会召开,召字声调应该是四声,很多人读一声。

数学老师把“矩形”的矩常读成四声,应该是ju读三声。还有人们常读错的有:“饼铛”的铛字(读chen),“馄饨”的饨字(读tun),“果脯”的脯字(读fu)……

我不仅自己爱给别人挑毛病,更喜欢鼓励学生给文章挑毛病。

学习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一文,在背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篇古文文字太过简洁,简洁到了很多句子主语都不清楚的地步。我灵机一动,上课时,就让学生给名人名篇挑毛病。

这节古文课上得热火朝天,学生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把文中句子省略的部分全部补充出来。原来学习古文的方法重点是翻译,可一让学生找句子毛病,翻译句子都省略了,他们自己竟然全都会翻译了。

这节课上得热热闹闹,上得我也心潮澎湃。下课后,我迅速写了篇课堂实录:《认识名家一一挑剔名篇》。如果作家在世,一定会气得七窍生烟不可。

其实,给学生强调别出差错,效果不一定如意。带初二年级语文时,学生刚学说明文,据以往经验,说明方法有二对字最易出错。我教了几轮了,心里清清楚楚。

于是,我笃定地说:“说明方法这二种牢记四个易错字,举例子和列数字中的‘例’字和`列’字,‘子'字和‘字`字,分对记牢。”

第二天,我改作业,我得意洋洋地想:"这二种说明方法一定不会写错。”没想到,绝对没想到的结果。

我生气地对同事说:“这些猪,讲课时我特意强调这四个字别写错,他们专门写错。”

带同头课的老师是个新手,才带初二说明文,她说:“我们俩个班错的不多,我也沒强调。”我一听,气得恨不得挠墙。难道,越强调的错误越易出现吗?什么道理?

我有个特别认真的领导,开会的发言稿提前都要叫人看一遍。他叫我看时,让我给文章纠错。我就一本正经地认真阅读,煞有介事地给领导找茬。实际上,领导写作水平蛮高,很少有错误让我逮住。你看,我是不是有点儿“拿根鸡毛当令箭”的势子?

明知道这个挑剔的坏毛病于己于人都不好,可是,看到文字就忍不住,逐字逐句推敲起来,还要炫耀这种雕虫小技。真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求诸位大神指点迷津,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