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饼铛>

电饼铛里的黑漆粘在饼上有毒吗(电饼铛上的涂层对身体有害吗)

电饼铛里的黑漆粘在饼上有毒吗(电饼铛上的涂层对身体有害吗)

更新时间:2022-01-18 01:44:50

旧济南的三百六十行,是济南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社会风貌。它涉及到饮食、服饰、工艺、玩具、加工、修理、服务等多种行业,牵扯到商业宣传、社会文化等诸方面,是研究济南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等等的重要资料。时代前进了,老济南原来的就三百六十行中很多行当都已消逝了。回忆起那深沉悠长的吆喝声、清脆悦耳的响器声,仿佛那已发黄但蕴涵丰富的凝重历史,又出现在眼前。让你我在那一声声一天到晚不绝于耳的“市声”中,回味那些历史的沉积吧——那远去渐失行当吧!

今天带您走进济南老手艺人的历史。

说明:本专题根据张继平老师、金争老师和继礼老师的作品整理制作,在此特向原作者致谢。

1,修旱伞雨伞的

过去每逢夏季来临之前,修理旱伞雨伞的便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招揽活计了,他们的吆喝声是:“修旱伞雨伞的——拾掇旱伞雨伞——”那时,市民使用的伞大多是纸伞,也就是用油纸做伞面的伞,油纸和竹骨子极易损坏。修伞的挑子里分别放着修伞用的油纸、刷子、血料、桐油、胶水、麻绳、铁丝以及刀剪、钳子、伞骨等物。修散的走街串巷,市民们听到吆喝声便拿出破伞将修伞的叫到家门口,一番讲价之后,修伞的便会很快将破伞修补好,然后涂上血料,刷上桐油,破伞便整旧如新,又可以抵御夏日里那日晒和风风雨雨了。下图是旧时修理旱伞雨伞的形象:

2,穿床箅子的

过去济南市民大多家庭用的床是以木框的棕床,讲究点儿的有床头。粽床是用棕绳穿的,使用几年后会变松,需要重穿和修理。修床的匠人背个搭子,搭子里装着棕绳沿街吆喝:“谁穿床箅子?谁穿床箅子?”那时遇上主顾,不是按床的大小或用工的时间算钱,而是以用棕绳的重量计价。全用新棕一斤多少钱,半新棕多少钱,价钱讲妥,主家先备上一盆凉水,用来泡棕绳。穿床篦子的手持长穿板、穿条,就在街上阴凉处干起来。今天,人们用上了漂亮舒适的席梦思,穿床箅子的已经很少见到了。下图是旧时锔咕噜子的形象:

3,磨剪子戗菜刀的

说这个行业之前,先说一个谜语:“稀奇稀奇真稀奇,从来没有见过一只眼的驴,骑着它不走,走着他不骑。”谜底就是:磨剪子戗菜刀的。文虽通俗但很贴切,非常生动的形容了这个行当的劳作情景。磨剪子磨刀的手工业者,旧时济南人一般称为“磨剪子戗菜刀的”。做这种营生的人大都是扛着一条板凳,板凳上置有粗、细磨石,另备有盛水罐、戗子、刷子等工具。他们沿街吆喝:“磨剪子来——戗——菜刀——” 声音悠长洪亮,很有音乐感。遇有活计,磨刀人便将板凳撂在地上,骑坐在板凳一头,操作起来。所有刀剪均可磨刃或开刃。剪子戗磨好后,磨刀人还拿出随身带的破布条,当着客户剪几下,以证实剪子磨得很锋利。磨刀生意最火爆的时候,是阴历年前一进腊月门的时候,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把刀剪锋利一番,磨刀人常常是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一整天。这些工匠虽然辛苦,但非常乐观,他们中间流行的一歌谣即为证明:“胯下白龙马,手提黄龙缰,俺老头就是爱这一行。”下图是旧时锔咕噜子的形象:

4,锔咕噜子的

过去,人们生活十分清贫,瓷壶、瓷碗、瓷盆、瓷缸、瓷罐等如有破损,是断不会一扔了之的,而是锔补一下继续使用。锔咕噜子的便是专门从事锔补碗盆之类的串街行当。他们挑一专门的担子沿街寻客。这个担子一头是兼坐凳子用的带抽屉的小木柜,抽屉里放着大小不同的铁锔子或铜锔子,一头是盛工具的小木箱,木相架上吊着一面小铜锣和两个小摆锤,挑担走时,随身体摆动摆锤便有节奏地击打铜锣,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响。锔咕噜子的一般是按所用的锔子大小、多少和材质计算收费。他们除锔瓷器外,也锔陶制大缸,济南人称其为“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的”。锔碗、锔缸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要有一个能钻透瓷器的金钢钻,有句古话,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锔碗师傅的钻具,有点像以前木工用的手工钻具,只是钻头的硬度不一样。用时一手持根木柱,一手持一个小弓,弓弦缠套在那根木柱上,拉动小弓,木柱往复转动,钻头便一路钻了下去。在瓷器上钻孔是个细致的活,钻不好便会损坏瓷器。孔打的漂亮,各锔子间距离相称,大小一致,便是锔碗师傅水平间的差异。有趣的是,有的老人将新买的紫砂壶,济南人叫泥丘壶,放进干黄豆并倒上水,使新壶故意撑裂,让锔咕噜子的重新锔好。这样处理的壶特点是能在缝中见水而不漏,透气且不捂茶,堪称一绝。下图是旧时锔咕噜子的形象:

5,补锅匠

从古代有了冶铁术后,人类煮饭有了铁锅,在古代叫“釜”。延续数千年,铁锅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炊具。旧时,济南百姓家一直都用铁锅熬饭、炒菜、贴饼子等等等等。经年使用,锅会损害破漏,时有不慎,也会碰裂,难以为炊了。那时,人们生活并不富裕,不能经常买新锅,补锅这一行当便应运而生。

补锅匠多挑担走街串巷,上门服务,寻找活计。担子一头是小火炉和碎生铁、熔铁用的小坩埚,另一头是风箱、小凳和焦炭。他们边走边吆喝:“修补——铁锅!”揽到“活”后,放下担子,在门前或巷口,支上小火炉和风箱,炉子上坐上坩埚,内放一些碎生铁块,这多是不能再修补的破锅砸碎的,不是往炉子里添焦炭;待生铁熔化后,将待补的锅扣过来,在破漏或裂缝处,将锅灰刮净;用钳子夹着一个比小酒盅还小、与坩埚同样材料的勺子,舀一勺铁水,倒在需补的地方,趁热从锅的里外两面,用布卷蘸着砂土,一起用力挤压,冷却后便形成了一个周边不太规则的小圆“补丁”。遇到裂缝则麻烦一些,从缝的一端,如此法一个挨一个地直补到另一端,最后用石膏抹严即可。下图是旧时补锅匠的形象:

补锅匠将常年少火花铁,手上被炙热的铁水烫得多处裂口,十分粗糙,脸上被炭火寻得总残留洗不净的黑渍,眼睛被炉火烘烤的常年红肿,换来一点儿微薄的加工费养家糊口,十分艰辛。如今,铝锅、不锈钢锅以及改进了的铁锅普遍使用,电饭锅、电饭煲、电饼铛等已是家庭炊具的主角,古老的补锅这一行当早已消失了。

6,拾掇风箱的

过去,济南人使用的灶具多维“大锅底”,即灶台、锅头。锅台一边置一手推式的风箱,济南人读其为“风锨”。风箱由于长时间的推拉摩擦极易损坏,于是应运而生出“拾掇风箱的”这一行当。这一行当的人吆喝声为:“拾掇风箱——吧!”风箱易坏的部位很多,居民平时做饭菜离不开风箱,它一坏,一家人都跟着着急上火。闻听修风箱的来了,便即刻出门将其请到院中。修理匠对风箱审视检查一番,指出损坏的部位。然后出价,主人同意后,便开始拿出工具进行修理。不出一袋烟的功夫,风箱就会修好,主人把他安到锅台上试验几下说:“行!风挺足!”便付款,修理匠就收拾工具来到街上继续吆喝道:“拾掇风箱——吧!”下图是旧时拾掇风箱的形象:

7,修笼头的

笼屉,老济南人称其为“笼头,它和笸箩都是旧时济南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使用一段时间就要修理。因此,修笼屉的在过去是一个行业。修笼头的多是肩挑一竹担,内装木条、苇条、芦席以及钻头、锤子、锥子和刀子等工具,他们沿街串巷,其吆喝声短促有力:“修笼头!”“修理笸箩!”也有使用响器的,这种响器是一个木把上串着几片铁制响片,随走随晃动响片,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人们听到这样的吆喝或响器声,有需要修理笼头、盖垫、针线笸箩等的,就拿出来让其修理。修笼头的拿过去敲敲砸砸,去去掉已腐朽的芦条,换上几根新的,然后穿缝起来,便可整旧如新了。下图是旧时修笼头的形象:

8,打磨的

磨,是中国最原始的粮食粉碎工具。旧时,不仅农村有磨,济南城里有的家庭也有小磨。由于石磨是经过摩擦将粮食磨碎的,使用时间长了,磨磨盘上的凹槽就会磨得圆滑了,影响了粮食的磨碎效率和细度。打磨的就是将磨盘上的一道道凹槽重新打凿出来,他们的工具只是一把铁锤和一把凿子而已。打磨的一般为露天作业,头顶烈日,挥汗如雨,碎石乱迸,石粉四溅,十分辛苦,一天下来,头发眉毛全成了白的,颇似一些童话故事里白胡子爷爷的模样。打磨的季节性极强,往往是农忙之后,活计便一涌而至,才干完这家,马不停蹄地又赶到那家,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时常有的事。同时,打磨不仅仅是力气活,还是技术活,怎样打凿,如何打凿,既有经验又有技巧,不是所有的石匠都能干得了的。如今,打磨的这一行当已永远从城市里消失了,人们的心灵上也放佛永远永远地卸下了这一沉重的磨盘……下图是旧时打磨的形象:

9,打石匠

过去,济南城里盖房子盖院,少不了石头。坚脚(基础工程)要用石头,装饰院墙或房墙需要石头。这些石头大都都是现场打凿的,这样就需要石匠了。打石匠,还是有种类的,简单地分,有粗匠,细匠。粗匠是把山上的石头采切成大小长短不一的原料石,细匠一般是在山下,或磨,或雕,如米开朗基罗事实上也是一位石匠,只不过是“世界著名”的石匠罢了。在早年,几乎家家户户都用得着他们,石敢当、捣臼、铭记、碑文、石磨、磉盘、石狮子等等全是打石匠一锤一锤凿出来的。石匠常用工具二锤、钢钎、锤子、栈子等等。以前,谁要想当采石匠,得跟着师傅学,一年没有工资,每天要挑工具箱,几年之后,才能自个儿干(出师)。如今,现场施工的打石匠已成为了历史,然而,他们在那些老建筑物上留下的精美的图案或雕刻却永远记忆着他们的功绩。下图是旧时打石匠的形象:

10,打锡壶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铁壶并不多见,铝壶更是珍贵极了,人们烧水用的一般多是锡壶和铜壶。锡壶比铜壶造价低廉,因此一般家庭基本上都用锡壶,由此,打锡壶是一种比较兴旺的行业。打锡壶的多为走街串巷,或挑担或推车,不过都带着化锡用的炉火。挑担的一般前面挂一把锡壶,边走边吆喝:“打锡壶啰嗬——”同时,用一铁棍儿敲打那把挂着的锡壶,发出“啪啪”的声响。一旦揽到生意,他们就把担子就地靠墙跟放下,支好坩埚、炉子,拉起风箱把炉火扇旺,再从担子的后头取出锤子、剪子、尺子、方木棍等,再将制铝薄板的两块平滑的石板立好,这是两块大小相同、约五公分厚的平石板就要准备打锡壶了。一般是顾客自己出料也多是旧了的锡水壶,坏了的锡烫壶或锡蜡签子、锡香炉等锡制品。打锡壶的要先把这些东西弄碎,放入炉上的坩埚里,将锡熔化成液态;然后在那两块厚石板上铺上火纸,中中间夹一粗线围成敞口的形状,将熔化的锡水,撇去浮渣后从两石板缝中倒入,冷却后形成厚度一样的锡薄片,用画规、尺子画线,再剪成壶的各个部位料,剪下的边角还可再投入坩埚中,熔化后再做一些小的部位料。而后,按照各个部位的位置扣好,其接口处抹上“镪水”,用烙铁焊一遍,就形成了壶的摸样。制成壶状最后还要用小圆锤沿整个壶身一点点儿地击打一遍,使使壶身上布满一个个美丽的圆点,其美观不亚于装饰图案。最后,再向壶内注入清水,检验是否严实合缝,当毫无渗漏时才交予雇主,这种朴实的经营之风,充分体现了老济南人的诚实性格和当时社会风气的淳朴。现在,早就不用锡壶了,打锡壶的这一行业也就消声灭迹了。下图是旧时穿街走巷打锡壶的的形象:

11,野木匠

旧时,济南一般人家平日很少打家具,待儿女婚嫁时添置家具,也多是到商店购买。因此,干零活的木匠,多干些修修补补的小活。遇有丧家或家有重病在床的老人,雇其打棺材时,就算是大活了。一些显贵人家大都备有“寿材”,即做棺材用的厚木板,当有人死时,便雇木匠至家中“合材”。“寿材”大都是些上等的木材,如柏木、水曲柳、楸木、柞木等。木匠将这些“寿材”做成前头大、后头小、左右和上盖呈弧形的棺材,一般都刷黑漆,长度为七尺,济南有“七七尺棺八尺坟,九尺坑子埋死人”之民谚。贫寒人家死了人,只能拼凑些门板、床板或临时伐棵杨树,钉个大头匣子,刷上黑土或红土子,草草应付了事。这些木匠因无固定地点,到处找活干,人们称其为“野木匠”。下图是旧时穿街走巷野木匠卖的形象:

12,打竹帘子的

中国的竹帘起源很早,是老济南人夏天的必备用品。一进夏天,家家户户都会在房门或里或外挂起竹帘子,一来通风祛暑,二来也能阻挡蚊蝇。在古代,帘子还是一种礼制象征物,如卷帘退朝、垂帘听政,这是帘子的另一种作用。也有珠帘之说,那是豪富之家的用具,普通人家夏天只用竹帘子当生活用具,既可通风透气,又可分隔内外,防止蚊蝇。竹帘子是用细竹坯做纬线,棉线绳做经线,编织而成的门帘子。帘子的上中下各有一个用薄木板做的夹板,为的是增加竹帘子的强度。可是由于帘子的中部是进门时必须拉动的地方,新竹帘子买来后,一般能使用三四年,人口少使用又在意点的家庭,能用的年头更长一些。可是不管怎么在意,不管如何小心,帘子中部的两边的棉线绳,都会最先被拉坏,竹帘子也就用不成了。这时,旧的请打竹帘子的匠人,重新编织一次。

打竹帘子的也有专门作坊,主要是制作新竹帘子,放在土产门市部去卖。但是修补帘子都是那些穿街走巷的打竹帘子的干的活。打帘子的手艺人扛着架子走街串巷,吆喝“打竹帘子”,打竹帘子的工具很简单,就是两个支架一块木板,以及二十来个线轴。还有就是削竹刀、剪刀、缝衣用的大针等。

打竹帘子的接了活儿以后,就会在胡同里或是主顾家的院子里,架起两个一米来高的三根柱子绑成的支架,两个支架上立着放一块两寸多宽的木板,这就是打竹帘子的“工作台”。在木板上,还要按旧竹帘子的宽度,均匀地放上七个到十来个线坠。所谓线坠,就是编织竹帘子时,使用的棉线绳缠绕成的线团。使用时,把两个线团连接在一起,挂在木板上,木板两边各有一个线团。下图是旧时打竹帘子的的形象:

打竹帘子其实也很简单,只是要有耐心。打竹帘子的先将旧竹帘子上的夹板拆除,再从帘子的一头把帘子的编织线绳拆开。打帘子的时候,只需把旧帘子的竹坯拆下一根,放在支架的木板的线绳上。然后从一边开始,一只手压住竹坯,一只手将两边的线坠顺序前后换位,前面的甩到后面,后面的甩到前面,使线绳在竹坯上打一个麻花结。这样一根竹坯一根竹坯地放上去,两边的线坠不断地来回前后换位在竹坯上打麻花结,细细地竹坯就被十几根线绳的麻花结,牢牢地编织在一起,最后连成一个长长的竹帘。

竹帘编制好以后,还要用蓝布在帘子的两边镶上边。然后用两块五公分宽的薄木板做成夹板,分别夹在竹帘的两头和中间,夹板用小钉子固定在竹帘上。上面的夹板上还要固定两个挂帘子用的铁环,下面的夹板上还要加一条十公分的蓝布条,作为帘子的下摆装饰。这样,一个新竹帘就算打完了。

如今,竹门帘子没有了。现在还住在平房的人家也不用竹子的门帘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代用品,于是打竹帘子的这一行当就消失了。

13,打草帘子的

除了夏天用帘子以外,冬天也要用帘子给室内保温。冬天保温的帘子,有钱的人家和买卖铺户,都是用皮子镶边的蓝布棉门帘。而平民百姓,尤其是穷人家,为了让家里暖和一点,就只好在门上加一个草帘子。打草帘子要用一种长长的细杆草,很结实。打草帘子不用架子,而是找一块平地,按草帘子的宽窄,在两边各钉上一根竹竿,两根竹竿上拴好七八根麻绳。拉好麻绳以后,在一端的每根麻绳上再系上一小团麻绳,这就可以开始打草帘子了。两根竹竿之间的麻绳做帘子的经线,麻绳团做帘子的绑线,竹竿则是挂帘子用的。打草帘子的匠人,把两种草草混合起来,做成一小把,草根朝外放在地面的麻绳上,然后用系在上面的麻绳团压在草把上,绕过地面的麻绳打个结。就这样一把草一把草,一根绳一根绳地码好、压住、打结,很快一个厚厚的草帘子就打好了。最后,还要用一把砍刀,把帘子的两边切齐。不过,一般没有现场打草帘子的,打草帘子的一般都是农村的农民来干这个活,他们用车拉肩扛地运到城里来卖。而草帘子坏了,也没有修补的,因为没有修补的价值,买一个新的也花不了几个钱,再说,坏了的草帘子还可以当柴火烧。现在,还有买卖草帘子的,但是已不用在城市的百姓家,而是用来农作物的保温,那种手工式的打草帘子方法也早已淘汰,而是被解析恶化所替代,打草帘子的这一行当也便成了历史的陈迹。

除了竹帘子、草帘子以外,济南的住家户还用一种三四米长的苇帘子。那是用芦苇编织成的帘子,挂在房檐上遮阳和挡雨用的。用的时候放下来,不用的时候可以用绳子一拉,就卷起来挂在房檐下。北京的老房子,都是用纸糊窗户。雨天一刮风,雨水就会把窗户打湿,有时还会把窗户纸淋坏,所以讲究的人家,都会用苇帘子挡雨。不过苇帘子都是从蓆铺里买的,没有修苇帘子的。

14,修搓板的

搓板是手工洗衣服的专用工具,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现在的搓板,都是尼龙或是塑料做的,以前的搓板都是用桦木做的。木制的搓衣板用的时间长了,就会把搓板上的楞给磨秃,洗衣的效果也就随之下降。买个新的搓衣板,自然是好办法,可是要花许多钱啊!请胡同里修搓衣板的工匠修一修,花不了多少钱,效果却和新的一样,何乐而不为呢!串胡同修搓衣板的,身背一个木箱,挎着一个马扎形的架子,边走边吆喝“修搓板唻!”说是修,其实是重做一遍。您要找修搓板的给您修搓板,他会先看看您的搓板还能不能修:搓板一般只能修一次,再修就用不成了,搓板太薄了,禁不住压,一用就会被压断,没法用。修搓板的工匠,使用一种专用的工具,叫“戗刀”,也有叫“戗刨”的,其性质就是一种没有刨床的特种木工刨子。木工刨子有刨床,而且是顺着木纹推刨,而修搓板的戗刀,是横着木纹戗刨。戗刀的刀刃(刨口)是半圆形或是“V”字形。这种刀,成“ㄣ”形,和汽车手工发动时使用的摇把一样,大约有六十公分长。戗刀是用圆钢制成,一端的直线部分的前端是成“U”字形或是“V”字形,是刀口,其余部分就是圆钢。中间的折弯处,是手握的部分。另一端的直线部分的顶头,装有一个横向的木柄,使用来顶在胸前用力的。刀口磨得十分锋利,可以轻易地在桦木板上划出一道沟来。修搓板的工匠接过您的活儿以后,就把一个一米高的马扎形支架靠着墙放好,上面再放上工具箱,这样就成了一个案子。上面再放好要修的搓衣板,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先用木工刨子,把旧搓板大致找平,然后才能正式修搓板。工作时,工匠把戗刀有木柄的一端顶在一侧的胸前,同侧的手握住中间的折弯处,另一只手按在刀口的后方把握方向,双腿前后岔开并微微地弯曲。然后把刀口顶在搓板横向的边缘,用力向前推动戗刀,一层薄薄的木屑,就会像刨花一样被戗下来,一道半圆形或是“V”字形的沟,随着不断地戗刨,慢慢地形成了。修搓板的工匠,只要用戗刀沿着旧搓板的沟槽方向不断戗刨,几次就可以达到需要的深度。这样一道一道地戗下去,很快就能修好一块搓衣板。修好的搓衣板,和新的没有两样,只是稍稍的薄了一些。

现在没有人再用搓衣板了,家里都用洗衣机了。即使还有搓衣板,也是塑料的,用不着也不能修理了。修搓衣板的工匠,也随着时代的进步消失在时代的长河之中了。

15,焊洋铁壶的

焊洋铁壶的,是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之后兴起的一个行当。洋铁,就是现在说的薄铁板,其中还分镀锌和不镀锌的,镀锌的叫白铁板,不镀锌的叫黑铁板,所以这个行当有时也叫“黑白铁”。洋铁是旧时老北京人对黑白铁的俗称。焊洋铁壶的按现代工种分类,应当属于钣金工。焊洋铁壶的和胡同里吆喝着“有钢精锅换底!”的,是属于同一行当,同一工种,只是用的材料不同:焊洋铁壶的用黑白铁板,而“钢种锅换底”是使用铝板。铝这种既轻又不生锈的金属,以前北京的老百姓管它叫“钢种”,也有的地方叫“钢精”。直到六十年代以后,铝,这个标准称呼才在老百姓中普遍使用,可是有些老人仍然把铝锅叫钢精锅。

焊洋铁壶或换锅底的,和补锅的、锔碗的虽然不属同一行当,可是他们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这几个行当有一个共同的质量标准:修好的器皿不能漏水。因为他们修理的器皿,都是家里的炊具和茶具、酒具等和水打交道的物件。

他们的挑子很有特色:一边是个装工具和材料的木板箱子,另一边是一个生着火的铁炉子,有的还在上面坐着一壶水。这个火炉子,是为了做焊活的时候烧烙铁用的,开水是为自己喝着方便,反正有火不用白不用。换锅底的担子就轻省了许多,一是不用挑火炉子,二是用的材料(铝板)特别轻。下图是旧时焊洋铁壶的形象:

焊洋铁壶和换锅底的,使用的工具几乎是一样的,都有一个不离手的家伙,那就是T字形的铁砧子。这个砧子和修鞋匠的砧子一样,都是下面有一个用木头做的底座,只是上面不同。修鞋的砧子上面是一个鞋型的钢板,而钣金工的砧子上面是一根两用的横梁。说是两用,是说横梁的一边是圆锥形,用来卷筒状物,比如炉筒、汆壶、壶嘴等;另一半是矩形断面的长方形,而且在顶端还做成四十五度的斜面,这是用来卷边打愣用的,比如咬口的折边等。

两个行当不同的地方是,换锅底的不用炉子和烙铁。因为铝板不能用锡焊,只能做咬口活。用砧子和一根木棒,就能把铁板铝板敲打成各种形状,这是钣金工的绝活儿。焊洋铁壶的,除了修补较小的漏洞时使用锡焊,其余的大部分也使用“咬口”工艺。所谓咬口,就是把要连接的铁板连接处,用敲打的方法,在铁板的边缘作出“子母口”,然后将子母口相扣,再压紧,使之紧密连接在一起。这种工艺的工具就是砧子和一根一尺半长短的硬木棒。木棒一般使用槐木或是榆木做成,断面呈长方形,两寸宽一寸半厚,一端稍加修磨,成一手柄状。为什么不用铁锤敲打成形?这是因为用木棒敲打,不会损伤镀锌层和铁板铝板的表面光洁度,也不会在铁板上留下锤子击打的痕迹。用木棒代替手锤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效率高。作钣金工活计时,经常要做较长的子口,也就是把铁板的边缘挝成一条直线型的弯角,这时用木棒加工要比手锤快的多,一棒下去,就能打出一二十公分长,这是手锤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所以砧子和木棒就成了钣金工手中的两大法宝。

焊洋铁壶的修理和制作项目中,技术最复杂的要数制作炉筒的“拐把”。所谓拐把,就是安装取暖炉筒时拐弯的那一节直角形炉筒。因为这节炉筒虽然不大,只有二十多公分长,可是那个直角弯是用咬口工艺制作的,既要保证是直角,又要做的结实,技术要求是很高的。不要说做直角咬口,就说下料划线,就得有点技术功底。拐把的展开图中,有一条边是抛物线。如果没点钣金工的技术基础,不要说下料,就是展开图也看不懂。未了省时省力,也为下料时准确无误,所以焊洋铁壶的都带着一个用铁皮做的拐把下料模板。当需要时,把模板放在铁皮上,照葫芦画瓢,就能画出准确度很高的图样。只要看看焊洋铁壶的挑子上有没有拐把下料模板,就能知道这位工匠的技术高低。能做拐把的工匠,肯定是以为有较高技术的。

焊洋铁壶的除了焊洋铁壶以外,还给水壶、汆壶换底,也修理火炉子、炉筒、拔火罐等等铁制物件。除了用锡焊、咬口工艺以外,有时还用铆钉铆接工艺。火炉子、火炉筒用的年长了,免不了会锈蚀开裂。这时焊洋铁壶的就会用一块铁皮蒙在上面,用铆钉四边铆住,修好的火炉子、火炉筒又能用几年。您家做开水用的汆壶用的年头多了,烧的不能再修了,焊洋铁壶的还能给你做个新的。

这么说吧,家里的各种铁皮做的家伙,焊洋铁壶的都能修,都能做新的。就连推小孩的车,轱辘掉了、坏了,焊洋铁壶的都能给您想办法修好了。我就看见过焊洋铁壶的给人家焊火锅,焊铜酒壶。简直就是一个流动的金工作坊。

16,中式裁缝,西式成衣

旧济南除了昂贵的裘皮大衣,没有现成的服装商店。都是家里自己裁做或请裁缝到家里来量做。那些现成做好的衣服只能在“估衣摊子”上去卖,人们认为那都是别人穿过的。那时一般人都是中式服装,只有洋派人物和学生才穿西装。由于中外服装的根本不同,它的制作方法,工序,面料也是不同。所以,就自然的分成两派:一派是缝纫机制作西服,大衣,裙装,帽子的裁缝店。另一派就是纯中式的手工缝纫,专做旗袍,短袄,棉袍,斗篷,皮袄的中式裁缝铺。

过去,裁缝没有皮尺,划粉。剪刀也是中国的老铁剪子。给顾客量尺寸就用普通的竹尺,而且尺寸也不用纸张写下,全凭脑子记在心里。做一件印度绸“旗袍”先用针把面料横平竖直的“钉”在棉案子上,没有“划粉”怎么划线?有办法!用“粉线”!用厚布做一个半个巴掌大小的小口袋,里边装上“大白粉”扎紧口,再贯穿一条长长的白色小线,把小线一头拉出,线上就占了白粉,两手拉紧看好长短,在需要划线的地方放好,低头用牙齿咬住小线,放开一绷!面料上就有了一条白白的划痕,就用这种原始的方法不一会裁缝就可以剪出合体的衣服。下图是旧时中式裁缝的形象:

那时也没有电熨斗,中式裁缝备有两种铸铁的火烧熨斗,一种是三寸多长的三角形小熨斗,长长的把手,用来熨烫边角,劈缝。一种是大而重的空心大熨斗,里边放烧红的木炭,热的时间长,用来熨烫大面积的皱褶和整形。

绸缎轻而且薄,裁剪完了以后不能乱动,凡是边缘都要浆糊固定便于缝制,这浆糊就是用煮熟的土豆在剪裁的面料边缘约一公分的宽窄擦,擦完后再用熨斗一一烫过,那边缘就服服帖帖不变形,缝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松劲一致。

有的旗袍要“挂里子”“掐牙子”还有的要“盘花”纽襻,这就要裁缝具有一定的“美学”和制作手艺,这些都是极费工,费时的技术!一件旗袍做完必须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不壅不紧,挂在那里完全是一件极至的实用工艺品!

相比之下,西式的裁缝店就轻松一些,裁缝使用缝纫机。那时候中国自己不生产机械,缝纫机是美国产的“胜佳牌”,店里代买面料,面料也全是英国法国的进口毛料,毛麻趁里。客人在店内挑好了面料,用皮尺量了尺寸,就在三天后来试身。裁缝早把衣片剪好用“大线”连在一起成为一件“临时的”衣服。客人穿上这件临时的衣服就看出那里不合适便于修改。等到成衣做好以后,就是一件非常合体的西装!下图是济南西式成衣裁缝的形象:

时代不同了,世界也相通了!在市场里,在商店里,各式的衣服,皮,绒,单,夹,毛,棉,丝,麻,使人眼花!人们可以随便的买,任意的穿!可是谁也没想过: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民族服装哪里去了?别忘了!中国的旗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服装!

17,修鞋,绱鞋的

旧时,济南街上没有修鞋的摊子,只有“绱鞋铺”,他们的劳作就是给皮鞋打蜡上油钉鞋掌,布鞋前打包头后包跟。而主要的工作就是“绱鞋”。“绱鞋铺”都是男人干的事。绱鞋分“正绱”“反绱”,成人的鞋都是“正绱”拿一个木质的像人的脚一样的“鞋楦”先把鞋底用小钉子反着钉在鞋楦上,再把鞋面打湿,反包在鞋楦上麻绳“收口”,就开始“绱鞋”,这是个极具技术的活计!要结实周正,外边看不出针线。一只鞋绱好了,启出钉子,拔出鞋楦,但这时“鞋”是反的,这就要更强大的技术----翻鞋!鞋匠把整只鞋泡到水盆里,待鞋吃透了水分变得软了,就从鞋跟开始一点点,慢慢的,用力的翻转!最要技术的是翻鞋尖,不能损坏了人家的鞋,整个鞋翻好了,再绱另外一只,等两只鞋都绱完了,再把鞋面浸湿放进鞋楦,这时的鞋楦是两半截的,中间断开方便加进“木楔子”,使鞋楦前后紧紧地把鞋给“撑”起来!过了五六天,鞋干燥了!被鞋楦撑出了好看的形状。这就可以拿出鞋楦,但是,好没完工!鞋匠备有“白膏子”,用手指挖一点白膏子小心地抹在鞋底的边缘,抹了一圈,再用一个核桃大小钢质的月牙形划压那白膏子,压过的白膏子发出了白亮白亮的光芒!这时的鞋:周周正正,黑面白底,看上去特别精神!下图是绱鞋的形象:

下图是现在修鞋的形象:

18,打铁的

过去,当那清脆悦耳的“叮叮当当”声从街头传来时,便会吸引一群孩童围观:这是打铁的来了。打铁的,即铁匠在街头墙角传一个树桩子做的支架,上上面摆铁砧,车上放着火炉,小伙计“呼呼哒哒”拉着大风箱大烟大火的煤末子中烧着尚未成形的铁块。铁块烧得通红通红后放到砧子上,师傅左手握钳,右手握一小锤敲着铁砧指挥,两个小伙计抡锤砸到铁块上,火星四溅,天黑后更是好看。铁块变凉后再投入到炉火中烧,如此反复多次,直到锻制成品,如菜刀、镐头、铁钉、扒锯子等,然后放到水中淬火,“刺啦”一声响冒着缕缕白烟,扔到地上,待其变冷后,即算完工。旧日济南这些流动的铁匠多半是因打铁出名的章丘人。下图是旧时打铁的形象:

19,钉马掌的

过去,汽车很少,运输物品大多靠马骡等牲畜拉运。日子一长,马骡蹄下钉着的铁掌就会磨损,蹄甲也不断生长,于是,在济南街头或一些客马栈门前,钉马掌的成了人们常见的行当之一。那时,放学路上常见儿童们围着观看钉马掌。钉马掌时,首先将牲口牵到木墩或木凳前,钉掌师傅用手轻抚几下牲口屁股,然后用手搬住骡马小腿向后一抬,将蹄置于木墩上;而后先用钳子将就铁掌起下,再用一把立柄铲刀将老化的蹄甲切去,最后钉上新铁掌;钉铁掌的砸钉子是门技术活,若砸偏了或砸进肉里,牲口会痛得乱蹦甚至影响行走。那时,一待牲口的主人付款牵走牲口后,围观的儿童们便一哄而上抢切下的马蹄甲,以带回家泡水浇花,据说是上好的肥料。下图是旧时钉马掌的形象:

20,刻章的

公司,学校,签名,大家都是用到章,按刻法分单刀和双刀。单刀在笔划的正中下刀刻之,多用以刻细朱文;双刀在笔划的两侧下刀,多用以刻粗白文和朱文。按运刀的刀势不同又分为冲刀、切刀和冲切结合三类。 根据各篆刻名家的执刀方法、运刀刀势和刀具厚薄利钝产生的刀痕不同,又形成了各种篆刻流派。由此看来,把刻章的列入手艺人范围中有些委屈,因为出色的刻章的还是带有艺术家的色彩的。手工刻章是一种传统的刻章方式 ,现在已经没有人工手刻了,都是使用刻章机。下图是旧时刻章的形象:

【济南说】由三个媒体人联合制作,始终关注济南本地发生以及发声。

【济南说】坚持内容原创力、传播客观性、品牌公信力,是济南自媒体圈的领跑者之一。

我们的微信平台同名公众号:济南说。

您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jinanshuo001,或“济南说”,来关注我们每天的最新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