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冰箱>

冰箱是推式还是拉式(冰箱一般选什么模式)

冰箱是推式还是拉式(冰箱一般选什么模式)

更新时间:2022-03-14 18:12:54

如果你想做一个合格的采购,就请好好收藏这篇文章

电子产业链核心供应商名单

你为什么选择做采购?(下辈子你还做采购吗?)

自从有了孩子,周末午饭一般都较晚:孩子们早晨要睡觉,我正好写文章、回复读者的邮件等。等一家人赶到附近的小饭馆,中午营业也快结束了,工作人员一边服务最后一批客人,一边准备晚上的业务。有的拿出一堆豆角来,一个个择净;有的在包小馄饨,放在冰箱里备用。他们预计有人下顿要点这些,所以在提前准备。用供应链上的术语讲,就是推式生产,即根据预测来生产。这样,客人到的时候一下单,没多久菜就能上齐。家里做饭没有饭馆快,就是因为家里做饭是拉式生产,一切都是现做为主。

推式生产不但缩短了交货周期,而且充分利用了产能。例如在不忙的时候,服务员可以帮忙择豆角,这样就不用按照需求高峰来准备产能,总体成本也较低。当然,推式生产的风险是万一需求没了,或者没有按时来怎么办。所以,推到一定地步,就得变成拉,即由客户的订单来拉动,以控制库存积压风险。例如,除非有人点菜,小饭馆是不会把豆角炒成干煸四季豆的,也不会把小馄饨提前下出来。

推式生产有库存风险,但拉式生产也并不完美:订单有了,虽然库存风险降低了,但因为要货急,供应风险大增,用库存控制专家程晓华先生的话说,就是“MRP紧张”。例如客户给的交期是三周,你的零部件需要五周才能到齐,加工组装时间还不算,赶工加急,总成本往往更高。

为什么餐馆上菜这么快

所以,尽管都在说拉式的好处,但很少有供应链是纯拉式的,几乎所有的供应链都是推拉结合。那推与拉的结合点应该设在哪里?重读沃顿商学院马歇尔·费雪(Marshall Fisher)的经典文章[1],找到了答案:能预测的部分用推,不能预测的部分用拉。定制化程度越高,预测准确度越低,推拉结合点离最终客户越远。例如在多种少量的设备行业,产品配置多样化,制造商主要依赖客户订单来驱动生产组装,推拉结合点在零部件采购环节——对于通用零部件,制造商会按照预测驱动供应商生产(“推”),等到客户订单来了,再进行最后产品的组装(“拉”);对于通用程度低的零部件,制造商往往等到客户订单后再给供应商下单,推拉结合点离客户更远。相反,标准化程度越高,预测准确度越高,

推拉结合点就与最终消费点越近。

图1-13是四种不同的推拉结合。在按库存生产模式下,推拉结合点在成品层面,生产的批量一般也大,这是常见的大批量行业,比如汽车、家电、手机,都是典型的按库存生产模式。按订单设计模式是另一个极端,典型的小批量行业,比如建筑、造船、核电站都属此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