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说起冰箱,连几岁的娃娃都能把冰箱描述得非常清楚。冰箱对每个人而言,是生活必需品,人人都离不开它。早在我国明朝,“冰箱”就已经成被北京城里的皇公贵族们广泛使用了。明清时期的“冰箱”是啥样子的?看完此文就知道了!那个时期,不叫电冰箱,而是称呼它“冰箱”,或称“冰桶”。明清时期的冰箱,多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也有用槐木、枣木制作的,从外观上看,就是个木头箱子。
一般的都在腰部上下箍铜箍两周,箱两侧置铜环便于搬运,还有四条腿。箱子底部安托泥,用以隔湿防潮,箱口覆两块对拼硬木盖板,板上一般都镂雕成钱形孔。暑热来临的时候,可将冰箱盖子取下,箱内堆放一定数量的冰块,冰块上方空余的空间,可放置瓜果或饮料。箱子里面的冰块融化时,还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让室内降低温度,感到凉爽。在明清时期,由于对冰的需求很大,卖冰就成了一项不可或缺的产业。
那个时候,北京城内有皇家专用的雪池冰窖,它的冰源来自北海。民国时期以后,北京有了很多私人冰窖。它们冬天取冰,一般会在北京安定门以东的护城河区间取冰,一年能储存四十万块冰,一般每块冰重160斤至200斤。每年冬至时节,在北京的筒子河、什刹海等地取冰,然后打冰入窖,由工部设专人管理。从农历五月初一起,开始将这些天然冰块,装进硬木制作的冰桶,由太监往各宫里送。
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冰箱食物中,有三件很是牛叉,第一个牛叉的是晚清内务府大臣,绍英家曾有木胎烧制的“琉璃冰箱”,另外也很牛叉的两件是陆仪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珐琅冰箱”。这对冰箱本来是皇宫中的旧物,清末时期,被当垃圾处理,随后流出宫外,被陆仪的父亲以重金从天津某古玩店购得。这对珐琅冰箱单只重204斤,冰箱底座重42斤,箱高45公分, 盖面及冰箱箱体外满饰缠枝花,口沿饰回纹,盖沿外侧有“大清乾隆御制”款识,做工十分精细,色彩十分华丽,是冰箱工艺中的珍品。
其实聪明的古人很早就已经学会夏季用冰了,古人一般每年农历十二月时在河中凿冰,到了正月时将冰块藏在冰窖当中,夏天再拿出来用的。为了管理凿冰、运冰和藏冰的事情,周王还在官职中特别设立了“凌人”这一职位,他们每年冬天将三倍于实际用冰量的冰块藏在冰窖当中;春天时要检查盛放冰块的鉴,将有些用于祭祀、待客的食物和酒加冰冷藏;夏天时管理周王赏赐群臣冰块的事情;秋天时要刷洗冰窖,等待冬天新的冰块入藏。
那时的人们夏天为什么要用冰块来冰酒呢?相信大家都会首先想到“爽”,其实除了解暑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因为那时的酒大多是度数比较低的原浆酒,夏天如果气温过高,就特别容易变质,所以用冰块冰酒能让美酒的保质期更长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