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冰箱>

海尔冰箱601和596对比(海尔冰箱买601还是602)

海尔冰箱601和596对比(海尔冰箱买601还是602)

更新时间:2022-03-18 01:16:33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深圳“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全球金融创新中心的必经之路、必由之路。

深圳金融动能从何而来?又流向何方?2021是利好政策频频叠加之年。今年10月,深圳金融监管部门《关于推动金融业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出了明确信号,率先把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放在首位,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建设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方面发展。

金融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深圳官方明确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社会发展质效放在重要位置,要求深圳银行保险机构要通过政策、产品等多种手段,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普惠性的金融产品,丰富社会民生领域金融产品供给。

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相得益彰,南方都市报在今年也发起金融深调研系列,以“精而准”的视野透视政策支持下的深圳样本,涵盖科创企业、绿色企业、传统制造、专精特新、双创群体等诸多维度,在掌握调查问卷大数据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20多个企业样本,历时数月。我们不断深入城市肌理,贡献媒体智慧,为深圳经济发展形成智库建议。

显然,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匙是金融。金融赋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不仅是深圳作为经济重镇必须提交的时代答卷,也是南方都市报作为深圳主流媒体的责任所系。

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双区”驱动的叠加效应,对深圳金融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多重挑战,提出更高要求。

面对现实之需,需要寻求根本之策,破解关键之要,探索治本之道。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次《2021深圳金融赋能实体创新》的调研报告,希望提升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背后的金融动能,解码服务实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质效,透析调研中存在的掣肘与痛点,走出传统“懒贷”思路下的舒适区,更好输出“新金融 新动能”的深圳经验。

金融基本面

3%的从业者贡献1/7的GDP和近1/4税收 深圳是怎么做到的?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47.85亿元,同比增长6.6%,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15.8%。在今年3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9)中,深圳排名全球第8。

深圳金融业以占全市常住人口约3%的从业人员,实现全市超1/7的GDP和近1/4的税收,充分体现了质量型增长特征。

与实体经济休戚相关的贷款数据,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8%;本外币贷款余额7.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二是证券交易额增速较快。1-6月全市证券分支机构证券交易额27.01万亿元,增长29.0%。三是保费收入较上月小幅反弹。1-6月保险市场实现原保费收入846.53亿元,增长7.4%,较上月小幅反弹。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呈现多个特征:一是信贷融资结构不断优化。6月末,深圳辖区制造业贷款余额8511亿元,同比增长14.2%;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5657亿元,较年初增长19.3%;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4558亿元,同比增速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信贷余额3883亿元,同比增长27%。二是普惠金融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据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统计,6月末,全市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1万亿元,增长40.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

2021年深圳的金融增加值预计将超过4000亿,金融机构数百家,企业样本超过230万。这座“金融之都”和“民企重镇”碰撞在一起,辐射的能量无穷大,也让这次调研报告系列,有了更深远的穿透力。

金融赋能新经济的新方法

从“物”到“人”:价值评价的一小步,赋能实体的一大步

深圳具有科技创新的区域资源禀赋,是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首个以城市为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与创新发展试验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为核心的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重要力量。2020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75万件,占全国1/3,已经16年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彰显了深圳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深圳同样是科创的沃土,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万家(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去年,深圳高新技术实现产值2.6万亿,增加值9200多亿,成为第一支柱产业。

与这座创新之城的资源禀赋相匹配的,是骨子里的金融创新意识。

在本轮调研过程中,一些新的融资授信理念值得留意。深圳某消费级3D打印机企业是行业的“隐形冠军”,在疫情之下的国际行情下逆流而上。但是,作为一家典型的轻资产公司,产能扩大、厂房投建、科技研发全都需要真金白银。通过评价体系的革新思维,日前该企业获得来自金融机构3亿元的综合授信。不论是幅度还是速度,都是一大步的跨跃。

这不是个案。按照《关于推动金融业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深圳金融机构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强化对新一代信息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产业和6G、量子科技、深海深空、无人驾驶等未来产业的金融支持等。

如何重塑授信逻辑理念?从重视企业有形资产的生产和流通,关注过去和当期,转变为重视企业无形资产的分布与发展,关注未来和成长——这是很多深圳银行近年来关乎价值评价体系的微妙变化。这个评价体系更加关注企业的无形资产与未来成长;对企业创始人、研发团队和研发成果加大评级权重;多维研判资本市场认可度与政府政策支持度,全面反映科创企业的市场价值和发展前景。

当然,这个“价值评价体系”目前主要适应于科创企业。众所周知,科创领域大多是轻资产公司,在传统的银行贷款体系里是很难入法眼的。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所关注传统领域的大客户、大项目,深圳一些有前瞻意识的银行,包括国有大行越发聚焦“两高一轻”(高人力成本、高研发投入、轻资产)科技创新企业,扶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导向的“硬科技”企业。

过去,商业银行对传统企业的尽调和审查往往重视企业有形资产的生产和流通,企业分析主要基于数据报表、资产设备等,更看重“物”;现在,对科创企业的尽调和审查需要重视企业无形资产的分布,企业分析强调估值,更看重“人”。

但是,就像一把双刃剑,科创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除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还增加了技术风险,风险防控难度相比传统企业大大增加。如何构建有效的防火墙机制?本轮调研中,深圳一些银行创新风险防控措施,打造了涵盖客户准入、专属评级和授信模型、外部风险评估和经营管理系统在内的“风控武器”;另一方面,创新传统评审体系,按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思路打造一支既懂行业、又懂金融的客户经理队伍。

简而言之,破除对抵押品崇拜,破除对财务数据依赖,由“硬指标”到关注人、团队、研究成果、成长甚至企业文化这些“软指标”,深圳金融业迈出的一小步,却是赋能实体的一大步。

“知产”变“资产”,知识产权能否“点石成金”

摒弃了对硬指标的偏执,软指标能否成为真金白银?对于深圳来说,这正是一次新的探路。

早在2019年,伴随着深圳市首笔著作权质押融资落地,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作质押物从银行或社会资本获得贷款,已逐渐成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不足的途径之一。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是深圳各家金融机构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它是一种相对新型的融资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是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

但是,在调研过程中,记者能体会到科技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之困。尽管银行金融产品很多,企业获得感并不高。站在银行视角,作为市场化机构,银行有严密的风控体系,很难随意决定给企业贷款。

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中提出,要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健全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鼓励开展各类知识产权混合质押和保险,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创新。

而在深圳官方最新出炉的指导文件中,“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科技企业发放以知识产权为质押的中长期技术研发贷款,要求做实做细科技支行,提升专业化金融服务水平。”

在南都调研团的实地走访中,深圳某家手握硬核知识产权的新能源企业目前在全球逆变器领域位于TOP10。不久前该企业获得了银行与担保机构联合提供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800万元,盘活了软资产,这是深圳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新路径。

据观察,为加快落实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工作要求,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高地,深圳银行业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路径,从优化政策信息交互与落地、构建知识产权价值研判及服务体系、践行创新载体金融赋能等多维度破除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难题,化“知产”为“资产”,助力科创企业“知产”变现,这对加速知识产权市场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过,这个融资模式难以单打独斗,需要多方合力。2021年3月,由科创中心牵头,联动工银瑞投、深圳市担保集团,在福田区科技创新局的专项政策支持下,落地了首笔主动管理型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工银科创-深圳担保集团-深圳科技创新企业知识产权第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1.51亿,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不超过3%/年。

我们看到,知识产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对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刚刚开市的北交所,对知识产权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

小巨人“耐得寂寞”又能“轻装上阵”的密码

专精特新是今年各个圈层里的热词。

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向南方都市报调研课题组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深圳市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0家,其中上市公司共有46家。

2020年,深圳1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营收平均增速依然达到23.9%,累计拥有发明3500多项,平均每家企业拥有发明专利20项以上。

数据的背后,既是光环,也是痛点:“小巨人”之小,在于其所处的大多是制造业细分领域;“小巨人”之巨,是实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小巨人”何以“耐得寂寞”,又能“轻装上阵”?

企业掌握独门绝技或成为“单打冠军”本就不易,要获得金融的及时雨,更加困难。面对行业困境,日前南都联合一些深圳金融机构启动“专精特新精准赋能”金融深调研,探访其潜藏的强大内生力,揭开企业掌握“独门绝技”成为“单打冠军”的秘籍所在,也探究深圳“专精特新”背后的金融力量。

从融资情况来看,第三方数据进一步显示,深圳共有8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过融资历程,总金额超过112.3亿元。从投资机构来看,深圳高新创投称最佳捕手,出手7次,在投资机构中排名首位。

深圳银行业也频频出手,且各有千秋。南都调研团注意到,今年第三批全国名单出炉后,深圳的专精特新企业授信额度水涨船高,不少银行给出了最高达到5000万元的综合授信额度,1000万-3000万则相对普遍。有的银行愿意给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贷款额度,并且执行优惠的贷款利率及灵活的还本付息方式,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上述发放的融资贷款,专项用于企业专有技术再升级、攻克新技术或新产品、扩大再生产等用途。有的银行则研发“专精特新贷”,以研发投入为核心,从补贴收入、缴税贡献、知识产权价值、股权融资、优质订单、人才工资等10个维度,为此类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甚至有银行直接表示,可以接受亏损企业。换而言之,深圳金融行业,对于这个群体,比较友好。

放眼全国,来自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初,我国培育了18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6家单项冠军企业,带动了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万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3万家。当下,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的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必争之地。对于深圳商业银行而言,支持和培育这类企业发展,既是贯彻国家政策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自身优化资产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政府“搭台”银企“唱戏”:小微企业的信用突围

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是深圳经济韧性最重要的保障。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效,首要的就是深化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深圳中小企业服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深圳共有中小企业231.95万户,同比上年增加7.75%,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96%。全市每千人拥有企业132户,创业密度连续多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小微企业融资这一毛细血管的打通,是深圳活力的关键所在。如何为这支生力军提供“强身良方”?实际上,深圳官方政策三令五申,一直绕不开这个问题。按照最新指导意见,银行保险机构要按照竞争中性原则,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大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但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续贷支持力度,提高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重。

互为佐证的是,在走访调研中,小微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和痛点,也显山露水。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之中,不论信贷政策是紧缩还是宽松,相比起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恶劣,始终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为什么明明小微企业的贷款资金并不多,可还是那么难以从银行融资呢?那是由于小微企业规模较小,拿不出足够抵押物,而且企业信用也没有建立完善,自然告贷无门。

今年这个情况有所好转。深圳银保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深圳银行业国标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3万亿元,同比增长30.14%,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4万亿元,同比增长39.3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65个百分点;贷款户数96.51万户,同比增加35.35万户。

融资成本同样是一道没有最终正确答案的难题。上半年,深圳全市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93%,较2020年的较低水平进一步下降了0.22个百分点。显然,这道难题,有了新解。

在本轮调研中,“百行进万企”是本土小微企业信用突围的一个重要抓手。目前,深圳已经落地多场对接,政府部门“搭台”、银企“唱戏”成为一个典型深圳模式。在今年“百行进万企”行动中,深圳银保监局联合市税务局、地方金融局和工信局等,以2019-2020年新增纳税等级B级以上的15万户小微企业名单为基础,更加精准地解决不同属性企业的融资难题。作为参照,在去年的行动中,共完成了超过45万户企业的融资意向调查,与2.8万户达成融资意向金额601亿元。在全国36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深圳走访企业数量以及实际获得授信的企业占比均位居全国第三。

无论从任何维度看,中小微企业的良好发展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但是,金融创新永远没有天花板,因此,深圳要主动探索新模式、新方法,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手段,拓宽客户覆盖面,提高贷款审批发放效率;创新风险评估方式,加强业务穿透管理和资金用途监测,增强“能贷会贷”服务能力。

绿色金融探路:被顶层设计加持的深圳能否领跑?

作为新生事物,绿色金融在深圳渐入佳境。而监管层鼓励模式创新的姿态,更为绿色金融带来了探路的勇气。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门户“创新之都”,深圳“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

从顶层设计看,今年3月1日,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实施,提出了许多首创性、示范性的举措,例如要求金融机构建立绿色金融制度,项目总额达5000万元或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期超过3000吨的项目,要开展绿色投资评估。围绕《条例》落地实施,深圳构建起了“1 1 1 N”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即:一部绿色金融法规,一个绿色金融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一个绿金协会或N项绿金领域的创新举措。6月份,深圳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深圳市银行业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并认定了首批11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

而按照深圳官方《关于推动金融业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发展能效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稳妥开展环境权益、生态补偿抵质押融资,依法合规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探索碳金融、气候债券、蓝色债券、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气候保险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

遥相呼应的是,深圳银行业在绿色融资产品的创新上已经开跑。今年9月,深圳银行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携手发布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按照规则,碳配额管控企业可将富余的碳配额为缓释品,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融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的推出不仅通过创新担保方式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也敦促企业降低碳排放量,这成为在碳金融领域支持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创新举措。深圳也推出了以绿色债券为代表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模式,探索发行了碳中和债券。

南都调研团也看到,深圳银行、保险资金在绿色金融板块也积极参与国家在建大型水电站等工程,护航大国重器,保障基础民生,折射了深圳应有的格局。

一些深圳的头部机构也直接开出了军令状,承诺在2025年之前达成绿色投资 绿色贷款规模4000亿元,绿色保险2500亿元,为中国金融业界起了一个表率。

深圳金融的先行先试,也有了一份成绩单:上半年深圳全市绿色信贷余额3883亿元,深圳注册主体发行绿色企业债56支,募集金额有334亿,各类股权投资超过200亿。

可以预想,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聚焦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会成为深圳金融工作接下来的新重心。这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变革,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期许深圳金融机构积极拥抱适应变化,依托数字技术,加快实现自身绿色金融的转型,更多地支持产业绿色生态转型,为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尝鲜政策红利破解外贸之痛,深圳“出海图”背后的金融护航

疫情引发的“蝴蝶效应”还在持续,“宅经济”大行其道,国际市场对商品需求旺盛。按照深圳海关数据,2021年上半年,深圳进出口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9.3%。深圳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是名副其实的外贸之城。

深圳外向型经济活跃,跨国公司总部聚集。今年3月,“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首批试点城市公布,深圳饮头啖汤。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指导下,在深跨国公司已设立193个多种形式的跨境资金池,包括先进制造、计算机软件、通讯、物流、医药等多个行业,累计跨境流出入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本项政策是中央赋予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之一,是跨境金融支持“双区”建设的重大举措。

但是,在深圳的“航海图”里,金融能效远不止于此。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增长以及贸易多元化发展,深圳外贸企业的痛点时常来袭,市场主体对贸易结算便利化的呼声渐高。

在调研中,以一家中等规模科技型出口企业为例,平均年收款笔数和付款笔数大约都是千笔左右,平均每笔进口付汇业务审核单据数为报关单3份,企业需要安排业务部门专业人员花费约3天时间审核单证,整个业务处理时长近一个星期。

如何为外贸行业注入“强心针”?201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开展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审慎合规的银行在为信用优良企业办理贸易收支时,实施更加便利的措施。

深圳银行机构推动这一类外贸企业开展了货物贸易便利化试点,成为政策红利的“尝鲜者”。在调研中,最显著变化是效率:企业原先付款20-30笔,准备付汇资料大约需要一天,现在不到一个小时就能通过银行的网银提交完毕。一张张看似普通的跨境汇款单的背后,既是“放、管、服”改革的落地,也是深圳金融对企业出海的护航。而从南都调研团的观察视角看,通过此次试点的正向激励,帮助银行提升审核效率,让守法经营的企业享受到更为便捷的外汇收支服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跨境电商同样是“深圳名片”。按照不完全统计,国内70%的跨境电商企业在华南,华南80%的企业汇聚在深圳。深圳海关的统计显示,上半年该关监管跨境电商货物货值过千亿元,继续领跑全国。

众所周知,跨境电商企业,没有独立出口能力,议价能力处于弱势,报关费用、物流费用、海运成本都水涨船高,“跨境电商第一城”遭遇“成长的烦恼”。2020年9月,海关总署发布《关于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公告》,并在深圳设立试点平台。对于深圳来说,这是“外贸新物种”。

有了政策搭台,还需要金融唱戏。南都调研团在走访中看到,深圳跨境电商还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生产运输结汇中的资金占用周期比较长,融资渠道狭窄,都限制他们的发展。不少企业主表示,因为现金流占用大,希望金融行业能够更加重视出海业务的发展,并开发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那么,“新物种”何以破解“成长的烦恼”?该试点平台集合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合一”,呈现真实的贸易情景,这样银行可以帮助企业收汇阳光化,可以做到赋能经营、赋能结算和赋能融资,为深圳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1039报关出口”提供一条高效而合规的收结汇通道。

通过综合赋能服务方式,助力深圳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跨境金融在深圳企业的出海征程中探索了新航路。

前海效应辐射热能:金融开放纵深推进,跨境融资再添绿色通道

今年9月,《前海方案》出炉,更强调改革开放的属性,更强调制度的创新,为深圳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方法”开辟了更多想象空间。其中,一大利好就是为企业跨境融资提供便利。

按照部署,明确深圳前海地区作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支持在合作区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鼓励和支持境内投资者在跨境产业投资及相关投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为中资企业海外经营活动提供便利,使得内地企业利用港澳市场进行绿色项目融资提供更加便利服务。

近年来,前海在深港金融合作、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便利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前海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5万家,注册资本1.28万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港资占前海实际利用外资的92.4%。前海已经打造了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等“六个跨境金融”特色。

种种信号表明,促进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支持与港澳开展跨境双向贷款、双向资金池、双向股权投资、双向发行债券、双向资产转让等业务,构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加快建设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这是深圳金融赋能新经济的又一次窗口机会。

调研思考

金融动能流向何方? 扶持企业发展的8点思考

发现好苗子,胜于众星捧月

锦上添花是银行的老传统,在今年这波专精特新热潮中比较明显。在南都的调研中,入选名单的企业普遍成为座上宾,很多深圳银行也迅速研发了针对性的贷款产品。但是,对于深圳170家入围国家级名单的企业来说,这依然像是小众圈层里的游戏。

此类企业出人头地之前,需要“耐得寂寞”的内功修炼。正因为前期的默默无闻,才能厚积薄发,释放大能量。也因为“寂寞”,所以在初期很难获得资本市场尤其是银行的关注。专精特新也从来不是一夜修成,需要漫长的试错过程,这个阶段更需要金融的火眼金睛。因此,商业银行目光应更长远,不要紧盯精选层客户或已纳入“专精特新”名单的企业;而是要以敏锐的眼光发掘潜力型企业,不仅创新服务理念、机制、模式和产品,也更需要深邃的眼界。

除了考验银行的远见,深圳也要完善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体系,助力专精特新阵容的壮大。

银行、风投、创投如何“搭好班子”

深圳金融圈有这么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企业家说不缺钱,那肯定是企业没有经营好。但是,一个企业如果融到资就高枕无忧,那也要犯错误的。

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力量都是“衣食父母”。理解好投行融资和银行信贷的逻辑关系,不仅是企业家的任务,也是银行的分内事。在本次走访调研中,记者注意到,银行的信贷风险偏好与科创企业投融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并不完全匹配,因此创投机构对科创企业的投资相比银行具有灵活优势,但是银行在服务科创企业方面则更有显著的综合资源优势。

换而言之,银行和创投各自有特色,也具备合作潜力,双方应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服务拥有硬核技术的创业团队。让银行、风投、创投等机构在不同阶段精准发挥能量,才是创业公司进入快车道的关键密匙。

政策感知依然存在空白地带

近年来,深圳市政府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扶持民营经济出台了不少普惠性政策,从宏观到微观,从给政策到直接“发红包”。但是民营企业是否感知并已经享受到这些政策红利?在此前的南都民企调研样本中,以《深圳市民营及中小企业扶持计划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为例,超过8成的受访企业表示完全不知晓。在今年的调研中,深圳企业对于宏观政策的感知度依然不高,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的宣讲成为关键推力。

实际上,任何政策红利的落地,从来不是单方行动而是双线协同。当出台新的政策、法规时,都需要金融机构紧随政策步伐,及时地对企业进行宣导。只有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落到实处,绽放政策的张力。

规避“惠而不普”或“普而不惠”

普惠金融有两个核心议题:惠和普。在践行这个国家政策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踏入“惠而不普”或者“普而不惠”的怪圈。中小银行是普惠金融的主力军,从近几年银行业经营数据可以看出来,中小微企业信贷不良率依然偏高。一些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违规向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投融资顾问费、银行承兑汇票敞口管理费、法人账户透支业务承诺费等“两禁两限”费用。对于通过乱收费来弥补过高成本的现象,银保监会也对部分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违规乱收费进行了罚款等处罚。

从“押得住”向“看得准”转变

本次调研中,一些企业能入银行法眼,并非依赖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最终评判,更为关键还是金融从业者本身的专业度,能够更快慧眼识珠,找准企业成长的最核心密码,才有了信用放贷的足够底气。

当前,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把金融科技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更强调全流程网络化、自助化操作便捷操作,但容易陷入“科技万能”的误区,忽视了人的专业度审核的引领作用。科创型企业的规范化发展的审核和核心竞争力的评估,绝不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或者报表所能完整呈现。金融机构锻炼更多的具备火眼金睛专业人才,才能将商业银行的思维理念从“押得住”向“看得准”转变,比真金白银本身更有价值。

金融应为科学家创业上好关键一课

近年来,深圳对高层次人才频频抛来橄榄枝。深圳产业链完善,资源配套齐全,资本活跃的营商大环境也吸引了不少科学家的落户创业。但是,既懂技术,懂市场,又懂金融的综合型科学家凤毛麟角。在南都记者的调研中,科学家创业有着明显的硬伤:明明拥有硬核技术,技术也具备高壁垒,但是进入市场后可能如普通创业者一样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和掣肘:不懂金融,不善资本运作,更没有跟银行打过交道,却要面临高研发、高投入。实验室的科研成果,难以实现市场化的变现。

这种特殊群体的创业,银行信贷才是他们的第一桶金。因此,我们既要读懂科学家创业之难,更要透析金融赋能之效,深圳金融行业应该为科学家创业上好关键一课。

“弃老追新”?不应忽视传统制造业

在本次调研中,南都记者也注意到,很多金融机构在放贷审批中有明显的“弃老追新”思路。从风险管控来说,这无可厚非,但是从普惠金融的公平性来说,存在一些偏好甚至偏见。

腾笼换鸟多年,深圳依然存在不少10年甚至20年、30年以上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此类企业虽然是劳动密集型,没有高科技的光环,但他们扎根深,业务简,订单稳,对于劳动就业和当地财税都有明显贡献,是稳就业的生力军。遗憾的是,在银行的信贷体系中,这类企业基本无缘,只有寻求抵押贷款的方式。即便如此,也往往受到诸多限制。

来自官方的数据也佐证,深圳对于制造企业的贷款余额增速明显比不上对科技型企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产业。

企业融资,本质就是一种信用行为,企业与银行之间信任度的高低决定了融资的难易程度及成本的高低。对于制造业,尤其是历史悠久、对深圳40年发展有所贡献的传统企业,我们希望可以打破常规的贷款担保方式,通过知己知彼、高度信任的关系,以信用为基础来破局,匹配企业实际现实的发展阶段来满足资金需求。从某种意义上,不离不弃的坚守,也是深圳金融应有之义。

厘清市场动能与政府之手的边界

深圳一直是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多年来,深圳出台了《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市区两级发债支持政策,成立100亿元的天使投资母基金和1000亿规模的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并吸引各种天使基金和外地创新企业到深圳,健全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但是,深圳依然要把握好市场的动能与政府的边界。深圳的营商环境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小政府,大市场”的格局下,当地政府尽可能地给企业提供便利,而非贸然干涉。政府可以在克服市场失灵方面发挥聪明而积极的作用,但是要注意顺应市场规律,避免副作用,最终让政府之手和金融市场相得益彰。

调研建议

创新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 如何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

深圳是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在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业态等方面,不仅排在国内前列,在一些领域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作为两大支柱产业的创新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如何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建立起风险防控的护城河,让新金融绽放新动能,依然任重道远。在本次整体调研中,南方都市报课题组除了实地走访、数据分析和特点提炼之外,也邀请了一些金融专家、民企研究专家参与建言献策,包括博商学院院长曾任伟、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等业内人士,最终与南都金融调研课题组共同形成对“2021深圳金融赋能实体创新”的调研建议。

形成风险对冲的协同机制,提升银行的贷款意愿

研究数据表明,实体企业资金周转天数约为120天,毛利和净利中位值分别约为30%与10%,那么理论上企业的年ROE可以达到近30%,只要能合理控制融资成本在10%以内,民营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的意愿就会进一步增加,因此也会带来政府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同步增加。另一方面作为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相比向个人提供房屋按揭贷款,不良贷款率会高近0.9%,信用贷款比抵押贷款约高0.4%。只有政府参与或控股的金融机构通过相关的担保基金等金融产品,和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尤其是信用贷款形成风险对冲,将极大提升银行向中小实体企业贷款的意愿度,也就增加“普惠金融”的普惠度。

建立联动机制,促进对守法经营者的正向激励

普惠金融之所以普及难,难在金融机构建立对贷款企业建立信任成本高,如果金融机构能建立金税四期与普惠金融的联动机制,利用金税四期获得企业主纳税诚信度的相关数据,并作为评估模型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可以降低信任成本,另一方面普惠金融向依法纳税企业的倾斜,将有利在商界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增加企业主依法纳税的意愿,促进商业生态良性发展。

提升政策的触达率,建立有效沟通的渠道

经过调研,超过80%的中小企业主不了解正规贷款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每天接到很多银行委托第三方的咨询贷款电话短信狂轰滥炸。极大影响到普惠金融政策的“普”及率。政府可以协同服务中小企业的商协会等服务平台,通过线下组织活动,线上官方公众号、短信等手段实现官方信息精准推送,建立政策触达受惠群体的正式沟通渠道。

引入以联盟型区块链、大数据、AI为主的风险防控

引导金融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协调和推动在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引入以联盟型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的风险防控产品,此类技术能够有效管控信贷风险,降低对抵押资产的要求,有效提升信用水平,进一步释放供应链金融的活力,使得金融普惠能够更大范围深入到全市中小企业之中。

在审慎监管的护航下,提高金融服务的创新度

加快研究金融监管体系采用金融科技技术的步伐,加快可信区块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机构在联盟区块链应用基础上实现跨链互联,打破信息孤岛,不断提升信息资源和服务共享水平,在审慎监管的护航下,提高金融服务创新的水平。

加快建设与国际金融法规体系兼容的制度软环境

进一步加强与香港国际金融市场的互动与合作,推动金融服务一体化进程,不断扩大互联互通范围和规模,并加快建设与国际金融法规体系兼容的制度软环境,在前海加快金融开放试点实验,为大湾区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更全面更方便快捷的跨境金融服务。

出品:南都金融深调研课题组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主笔:卢亮 执行:卢亮 李润 王玉凤 叶霖芳 专家顾问:博商学院院长曾任伟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