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记者喻志勇 摄
古话说“夜穿棉袄日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用以形容我国西北地区某些地方罕见奇特的自然环境。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拥有了改造自然、“订制温度”的手段。有了这些手段,别说“抱着火炉吃西瓜”,就是在“火炉里溜冰滑”也很正常——在武汉这个曾经以“火炉”著称的城市里,三伏天里想找个滑真冰的地方已非常方便。自2011年在武广楼上建成第一座室内真冰场后,到目前武汉的室内真冰场达到了8家,未来这个数字随时可能被刷新。滑冰,正在成为武汉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那么,在夏季炎热、冬季绝对气温也不算那么低的武汉,室内真冰场里的冰是哪来的,冰场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前往武汉体育中心冰上运动中心进行了探访,请这里的负责人王俊进行了解答。
“你可以把这个冰场想象成一个大冰箱,”王俊笑称,“虽然这个比方不算太恰当,但工作原理基本是接近的。”王俊解释,室内真冰场一般采用人工冷源保持室内的恒定低温及进行人工造冰,配备相应的冰处理设备进行冰块的重新分布及更新处理。修建冰场时,首先会在地面铺上冷凝管,冷凝管里是乙二醇。相对氟利昂,乙二醇作为制冷剂更加环保。冷凝管与复杂的制冷和温控系统相连。
冷凝管铺好后,会在上面浇筑水泥,冷凝管被完全埋在水泥里。水泥地面抹平后,才开始在上面制冰。“说起来制冰的尖板眼还不少。别看冰层只有25毫米厚,但从冰面到底层一共是23层,其中包括三道白色的底漆。每一层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冰面温度恒定、冰面质量达到奥运标准。”王俊介绍。整个冰场的面积为1800平方米,通过压缩机等制冰设备的运转,冷凝管里的温度可达-9°C,冰面的温度为-2°C。
冰面做好了,下一步就是维护保养。运动员在上面滑行时,锋利的冰刀难免对冰面造成一些损伤,因此冰场一般都备有专业的清冰车。清冰车后部有排水管,工作时,水可以顺着专用轨道流到地上,填补之前被损耗的冰面痕迹和裂缝。当水与冰面融冰冻之后,冰面又会变得光滑如初。
如果说用清冰车修复冰面是给冰面“敷面膜”,那么每当一天运营结束,工作人员会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保温层覆盖冰面,就相当于给冰面“盖被子”。“‘盖被子’的主要目的是节能,因为下面的制冷系统一直在工作,所以并不用担心冰会融化。跟家里冰箱一样,无非是夏天耗电可能高一点。”王俊说,“平时,我们室内保持恒温15°C左右,空气温度在60%以下,这是比较理想的环境了。”
19日晚,第八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全国启动仪式在与武汉体育中心冰上中心一路之隔的体育馆举行。目前,体育馆内的木地板已经被撤去,场地中央变成了一个真冰场。“我们这边是永久性的室内冰场,体育馆那边是临时性的冰场,两者有些不同。”王俊介绍说,“体育馆的地板都是活动地板,随时可以拆装。地板撤去后,在地面上铺沙,冷凝管埋在沙子里,场面周围用铁板围住,整个冰场就像一块冰装在大盘子里。看上去很厚,其实冰层也只有几毫米,下面全是冷凝管。临时冰场安装和拆解都很方便,一两周内就可以恢复如初。所以这次大众冰雪季也让我们体育中心升了级,以后变成冰陆两用的场馆,可为市民提供形式更丰富的娱乐健身项目。”(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编辑:周飞】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