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字是“饩”。
“饩”,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xì,最早见于秦系简牍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饩”的基本含义为赠送人的谷物,如饩食;引申含义为活的牲口,如饩羊。
在日常使用中,“饩”也常做名词,表示生肉,如饩牢。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饩
字级 二级字
繁体 餼
部首笔画 3笔
仓颉 NVOMN
字源演变
“饩”,初见于秦系简牍时代,后来又在秦朝小篆时代中发现,“饩”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
饩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
xì
名词
赠送人的谷物
donative grains
饩食
常从容上席,资饩甚厚。——《北史》
活的牲口
live sacrifice stock
饩羊、饩牵
脯资饩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生肉
red meat
饩牢、饩馈
出牲饩以劳师。——《旧五代史》
给养;俸禄
grain for rations
饩廪、饩稍
生二人,公与之饩。——《国语》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饩”字头,请参考“餼”字。)
【广韵】【集韵】许旣切【韵会】于旣切,音欷。【玉篇】馈饷也。【周礼·秋官·司仪】致饔饩。【注】小礼曰飧,大礼曰饔饩。
又【周语】廪人献饩。【注】禾米也。
又牲生也。【仪礼·聘礼】饩之以其礼,上賔大牢,积惟刍禾,介皆有饩。【注】凡赐人以牲生曰饩。饩犹禀也,结也。
【疏】按经云:主国使卿归饔饩。五牢云:饪一牢,腥二牢,饩二牢,于门西。郑注云:饩,生也。
牛羊右手牵之,豕东之,是牲生曰饩。论语,告朔之饩羊,郑注亦云:牲生曰饩。春秋传,饩臧石牛,服氏亦云:牲生。
是凡牲生曰饩。春秋僖三十三年:郑皇武子云:饩牵竭矣。服氏以爲腥曰饩,以其对牵,故以饩爲腥。诗序云:虽有牲牢饔饩。郑云:腥曰饩,以其对生是活,故以饩爲腥。
又【鲁语】马饩不过稂莠。【注】秣也。◎按说文本作气。饩,馈客刍米也。齐人来气诸侯,见春秋桓十年。或从食作饩,或从旣作䊠,亦借旣,义同。今通作饩。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饩”字头,请参考“氣”字:)
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春秋传》曰:“齐人来气诸矦。”许旣切。䊠,氣或从旣。餼,氣或从食。
说文解字注
(气)馈客之刍米也。聘礼杀曰饔,生曰饩。饩有牛羊豕黍粱稻稷禾薪刍等。不言牛羊豕者,以其字从米也。言刍米不言禾者,举刍米可以该禾也。经典谓生物曰饩。论语:告朔之饩羊。从米气声。许旣切。十五部。
今字叚气爲云气字,而饔饩乃无作气者。春秋传曰:齐人来气诸侯。事见左传桓六年、十年。十年传曰:齐人饩诸侯。许所据作气。左丘明述春秋传以古文,于此可见。
(䊠)气或从旣。旣声也。聘礼记曰:日如其饔旣之数。注云:古文旣爲饩。中庸篇曰:旣禀称事。注云:旣读爲饩。大戴朝事篇:私觌致饔旣。戴先生曰:旣卽饩字。按三旣皆䊠之省。
(饩)气或从食。按从食而气爲声,葢晚出俗字,在假气爲气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