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锻炼最突出的特征在于“终身”二字,使得体育教育冲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向着“贯穿一生的教育事业”目标而奋斗、努力。 没有什么技术、要领、观念是可以通过一时的学习而终身使用的,只有继续地发展、学习与实际锻炼,才能保证一个人长久不断地全方位提升自己。 “活到老,学到老,练到老”是终身性的最佳释义。

2、体育锻炼要有主观意识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意愿不是很乐观,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还不具有浓厚的兴趣,对体育意识还非常淡薄,急需提高他们的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体育意识的提高。主要因为大学生对体育认识不深、了解不够,认为体育锻炼意义不大,往往忽略锻炼的主动性。
3、体育的精神力量
中国女排精神鼓舞中国几代人,激励人们勇于拼搏、敢于挑战。少年强则国强,不仅仅是在文化教育上要强大,在身体素质上和精神层面上更要强大。所以我们大学生要懂得体育的精神力量,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还要从体育锻炼中打磨意志品质、锤炼过人胆识,在体育锻炼中让自己蜕化,变得更加自信、自强、自立。

4、体育是人生成功的基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大学生想要为祖国建功立业,除了要有过硬的本领,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做什么也不会长远。
体育不仅能够促进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还能培养人们的意志和品质,传播一种积极、健康、运动以及向上的精神。
高校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培育成为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当今社会,各种文化对大学生带来各种影响,其中不乏不良的思想,如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严重阻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因此体育精神的培育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弘扬积极健康向上、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一致的精神品质。
体育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还能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