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乘兴而来,兴尽而归”的典故,讲的是王徽之在一个大雪初霁的夜晚,见月色清朗,长空无云,不禁想起了一个会弹琴的朋友戴逵。
他想:如果戴逵在身边,琴声伴月影,友人话衷肠,岂不美哉!
他兴致勃发,不能自已,于是立刻乘小舟前往剡溪拜访朋友。结果到了剡溪,却兴致全无,于是立刻划浆返回,并不见戴。做人如斯,何其洒脱,就如同他和父亲的草书,惊艳了千年!
《雪夜访戴》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显示了他作为名士的潇洒自适。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