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狼很多。有个屠夫卖了肉回家,突然发现身后跟着一匹狼。屠夫知道,狼是垂涎他没卖完的肉,就把肉用铁钩挂树上。
屠夫挂好了肉,还特地把“担子”亮给狼看,表示没肉了。尾随了好几里路的狼终于停下了,屠夫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翌日,屠夫起了个早,去取肉。远远的看到挂肉的树上悬挂着一个很大的东西,屠夫吓一跳,小心翼翼的走进一看,竟然是昨天那匹狼,可早已僵了。
只见狼口中含着肉,铁钩子刺在狼的上颚,就像是鱼儿吞下鱼饵一般。那时候狼是很多,但是狼是群居动物,很难抓到,所以狼皮很贵,尤其是完整的狼皮。屠夫倒是小赚了一笔。
屠夫虽然“钓”到过一匹狼,但也是后怕不已。往后,屠夫每次都把肉卖个干干净净才回家。
一天,屠夫卖的只剩几根骨头,就收工回家了。没想到这次路上遇到了两匹狼,一直跟着屠夫走了很远。这次可没有肉能引开狼,屠夫怕极了。
屠夫尝试扔出一根骨头,一匹狼见到骨头,竟然停了下来,可还有一匹跟着。屠夫又扔了一根,结果这匹狼倒是停了,先前那匹狼又跟上了。等到屠夫的骨头都扔光了,两匹狼又一起跟上来。
屠夫吓出一身冷汗,生怕被两匹狼前后夹击,命丧狼吻。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看到前面麦场堆了个麦秆垛,屠夫犹如抓到救命稻草,马上跑过去,放下担子,手持屠刀,面向着狼,背部抵着麦秆垛。
狼不敢再向前走了,只是冷眼盯着屠夫。不一会儿,一匹狼竟然独自离开,留下的这匹狼悠闲的蹲在屠夫面前。
时间久了,狼的眼睛耷拉下来,像是睡着了一般。屠夫胆从心中起,乘狼不备,突然一跃而起,只见刀光一闪,正中狼头。
屠夫又砍了几刀,终于把狼杀死了。屠夫提起狼才走几步,发现另一匹狼在麦秆垛后面努力地挖着洞,看来想挖穿麦秆垛攻击屠夫后背,浑然不知屠夫已经手刃了它的同伴。
屠夫拼命忍住笑声,一刀就劈在狼腿上,这匹狼终于去见它的同伴了。
这个故事改编自《聊斋志异》,畜生毕竟是畜生,虽然在某些方面比人更快更强,甚至还会耍手段,但手段又能多高呢?只给人徒增笑柄。
屠夫第一次遇到狼,知道狼想吃肉,就把肉挂起来。狼或许还以为获得了胜利,结果命丧铁钩。第二次遇狼,屠夫知道如果被狼前后夹击,命将休矣。好在看到麦秆垛,让自己有了一 搏之力。而这两匹狼竟然还想耍小聪明,企图迷惑屠夫,反倒因为自己疏忽,被屠夫找到机会,狭路相逢终是勇者胜。
而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如果碰到危险,我们第一时间应该是留住有用之身,而非惦记身外之物。因为贪婪可能会令人丧失理智,从而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有谋略自然好,但别过于高估自己,也不要过于低估他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多听听他人怎么评价自己,才能扬长避短,完善自身。
从前有一个屠户在市场卖肉,有一天天色渐黑,屠夫挑着担子从市上回家。
肉都卖光了,竹筐里只剩下一堆骨头。
在经过一片荒丘的时候,他听见背后有沙沙的声音,回头—看,有两只饿狼瞪着绿眼睛,呲着白牙,不紧不慢地跟着他。
屠户走,狼也走;屠户停,狼也停。
屠夫吓得心颤肉跳,连忙从竹筐里丢出几根肉骨头,想把饿狼打发走。
谁知一只狼啃着骨头停下来,另一只狼仍然尾随不舍。
屠夫又丢出一根骨头,这只狼低头大啃,后面那只狼又舔着嘴巴追上来。
可是没过一会,骨头就丢完了,两只狼看见屠户不再扔骨头了,又并肩紧跟在他的后面。
屠夫急得浑身冒汗,唯恐狼从两面夹攻,腹背受敌,可能就没命了。他急忙向四周打量,远远看见田野上有个打麦场,场上堆着高高的麦垛,像小山一样。
他慌忙奔过去,背靠麦垛,扔下担子,手里举起明晃晃的割肉刀。
这一下,狼不敢轻举妄动,只好鼓着凶贪的眼光盯着屠夫。相持了好一阵,有一只狼仿佛等不下去了,调转屁股远远走开了。另一只狼蹲在地上,好像疲倦似地,慢慢合上眼睛,神态悠闲,打起瞌睡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屠夫看到狼没有防备,唰地跳起来,冲到狼的跟前,一刀劈中狼头,又接连几刀,结果了这只狼的性命。
屠夫松了口气,转身回去拿担子刚想要走,忽然发现麦垛里面有东西在轻轻动弹。
他悄悄绕到麦垛后面定睛一看,原来是先前走开的那只狼正悄悄地拱进麦垛,身子已经进去一半了,只露出半截屁股在外。屠夫放下担子,急忙上前,奋起一刀,将狼劈做两截。
屠户这时才醒悟过来,原来一只狼佯装瞌睡,诱他麻痹,为另一只狼做掩护;另一只狼则假装远去,其实想拱进麦垛,从背后咬住他,多么狡黠啊!
一只狼诱敌另一只做掩护,可以看出狼是多么地狡黠,但狼的团结合作值得我们学习。如果屠户没有勇气冲上去砍那只狼,也许屠户就会被狼吃掉,所以屠户的勇气也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