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课业负担一下子加重了,而这些课程都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需付出比以往更多的精力才能吃得透;
二是与小学相比学习的重点不一样了。小学阶段所学的东西只要“知其然”就行了,而初中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更多的则是还要“知其所以然”,即除了懂得“是什么”之外,还要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也就是说对课本知识不但要领会掌握,还要善于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也是学习的关键之所在。尤其现在正逐步推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新课改,要求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对初中生的学习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是初中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了,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了,必须具有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保持理想的状态。比方说有一些同学,小学时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可进入初中过后则每况愈下,以至失去信心,最终自暴自弃。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则是自我放纵,自己不能正确把握自己。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形成恶性循环之后,想“刹车”都没办法。尤其是在实行新课改的背景下,主动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四是在学习知识的方法上,小学的许多知识重在“记忆”,而到了初中更多的则要侧重“理解”并要懂得融会贯通,即要注重每门课乃至各学科间的知识联系,注重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初一所学的知识便是初二、初三的基础,物理、化学就离不开数学知识,再如现在的中考,政治题也涉及到数学的分析方法,化学、物理题更是贴近现实生活。如果只是死抱书本不放,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掌握知识,将来只能是无所适从。 初中三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年级不同,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学生所面临的发展的问题不同。 初一主要面临的是“适应性”问题,有些同学就是因为适应性不强,不能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学生学习成绩在初一会开始出现小部分分化。有些同学如果自身和家长的相关工作做的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初一不适症”。 初二主要面临的是巩固定型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出现大面积分化,如果处理不好,有些同学可能会出现“初二综合症”。 初三是如何应对升学压力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孩子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意相不到的棘手的问题。 这其中哪个阶段家长都不能松懈,家长对此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并要超前做好适当的准备。对于家长来说,眼下主要是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避免学习生活转型期的各种问题的出现。也就是要扶上马,再送一程。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初二综合症”和“初三危险期”。 “初二综合症” 。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二是求学生涯中至关重要的阶段,是个重要的分水岭,是一道重要的关口,这一关闯过去了,初三基本上能处在比较有利的竞争态势。所以有“得初二者得天下”的说法。因为通过初一学年的学习生活,进入初二过后,学生的学习状态趋于稳定,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基本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