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为什么南极的鱼是无色

为什么南极的鱼是无色

更新时间:2023-07-13 09:49:16

为什么南极的鱼是无色

南极冰鱼,是科学家在南极考察时发现的新物种之一,通常而言,这类型鱼类的身体细长,头比较大,它们最大的特征在于拥有迁徙的鱼鳍骨以及接近半透明状的身体,而且,冰鱼的体内几乎不含有血红蛋白。

在冰鱼这个大家族中,还有一种吻部长得像鳄鱼的冰鱼,人们称之为鳄冰鱼,这类型的鱼类由于体内缺乏红血球和血红素,因而有了“白血鱼”的称号。

据研究,冰鱼体内的血液携带的氧气比起一般的鱼类要多上数倍以上,其血液循环的血量也很大,因此即使不含油或者是缺乏血红蛋白,它们仍然能在冰洋中获得足够的氧气。

而截至2017年科学家发现的第一条冰鱼以来,如今冰鱼的种类已经达到了19种以上,其中鳄冰鱼的数目就占据了16种。

虽然冰鱼不含有血红蛋白却仍然从海洋中获得足够氧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但科学家仍然感到疑惑,长期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冰鱼是如何克服寒冷,而不被冻死的。

而来自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联合组成的科学家团队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冰鱼其实一种名副其实的“冷血动物”。

它们可以根据外界的气温来改变体内的温度,适应南极寒冷的气候,而大多数鱼类则会通过降低自己体内血液的冰点,让自己的冰点低于自然界的温度,才能避免自己不被冻死。

一般而言,栖息在温带海域中的鱼类,它们血液的冰点仅有零下0.8度左右,如果将温带地区的鱼转移到南极海域,毫无疑问这些鱼会被马上冻死。

而大部分鱼类的抗寒能力与其血液中的低分子物质有关,科学家认为,鱼类在寒冷天气来临时还能自由地在水下生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氯化钠有关,这些鱼类的血液中或许含有更高的盐分。

此外,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德弗里斯还指出,冰鱼的内体还含有一种抗冻作用超强的高分子物质,该物质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科学家将其称为“冰点下降糖蛋白”,又名为FPD糖蛋白。

有了这种物质的出现,冰鱼血液中的冰点就可以维持在5度以下,但这一功能也给冰鱼带来了致命伤害,一次它们只能适应南极零下5度的水温,而一旦温度超过5度,就算是人类利用掌心的温度也能杀死它们。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