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一词,始于汉代,原与科举无关,“状元之目,始自辟召。
”汉时,每个被征辟的人,均以状元相称。唐时,民间把科举取士的佼佼者称为状元。有把进士科第一名称呼为状元的情况。“进士第一人称状元,起于唐,至今犹因人。”《登科记考》也把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王阅,天宝元年进士,状元及第。”但是,当时称呼状元并不限于进士科,故出现一年两个状元的情况,例如唐代宗宝应二年(763)有洪源、萧遘两位同年状元。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有李郜、莫宣卿,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有李亿、刘蒙,唐昭宗乾宁三年(896)有崔谔、沈菘,等等。唐代对状元的称呼,只不过是一种俗称,朝廷还未正式使用。直到明初,朝廷才明文规定把进士科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由此可知,有资料把莫宣卿称呼为状元,并不意味着他就是进士科状元,而按唐时的实际情况把他判断为状元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