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
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形成;
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把竞技体育看成是一种培养和教育人的社会过程,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从教育孩子的动机出发,体育的过程让他有取胜和对抗的成就,让他每次有胜过对手的荣誉感,所以,在引导孩子的体育方面,应该是以激发他的动机,可以是奖励等机制,促使他喜欢体育。
我分享一下自己的一段经历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示: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有个刻骨铭心的教训一直保存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一段教孩子学习乒乓的经历。
作为我个人,非常喜欢运动,几乎大部分的常见的运动项目都能把玩几下,尤其是足球和乒乓,从中我也体验到了运动爱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因此,从小开始就摸索着培养孩子能喜欢上一项体育运动。经过了足球、排球、乒乓、篮球等尝试,一厢情愿地觉得孩子与乒乓有点缘分,于是就揣摩着把乒乓培养成孩子的一种爱好。
于是,在周末、寒暑假,我就开始频繁的带着孩子到乒乓俱乐部去训练,由于自己也算是有点乒乓的基础,因此自告奋勇担任了孩子的乒乓教练。
一开始还好,只要一说,孩子还是比较乐意跟着出来训练的,但是随着训练中孩子动作不规范、态度不积极等行为的增多,我对孩子的批评也逐渐增多,我发现他渐渐不大愿意跟我出来打乒乓了,后来发展到每次出来打乒乓,貌似是他陪我去打乒乓,而不是我陪他练乒乓了,甚至好多次都是父子两人都是黑着脸回到家的。由此,乒乓培训计划也随之泡汤,以失败告终了。
分析一下这次失败的经历,主要还是我在教孩子打乒乓的时候,太过于拘泥于孩子动作规范,只要有点出入,我都会停下来纠正他,在多次纠正未果的情况下,还会忍不住出言讽刺,孩子在恐惧、紧张,外加被动的情况下,动作愈发失常,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这次经历给我的教训是:赏识还是最好的老师,批评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来增强赏识的有效性;另外,比起动作规范,运动快乐更为重要,毕竟我不是在培养一名专业乒乓选手。
后来,我就接受了这个教训,不再强求孩子学某种运动,而是经常性的和他一起去现场或者在电视上看足球赛,尤其是足球世界杯期间,会邀请邻居一起看球,偶尔还会弄点小龙虾搞点气氛,突然,在高二下半学期,儿子竟然疯狂的爱上了足球,对于欧洲四大联赛的情况甚至比我还熟悉,而且每一堂体育课,他都要和同学们一起踢一场比赛,甚至还发生了高考前一个月因为踢球造成脚跟骨折的事件,差点影响了高考。现在,他应该也算是一名足球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