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
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
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
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
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
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
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
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