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苏轼有一天去拜访当朝的宰相王安石,正巧王在会客,仆从把苏轼引入书房稍候。在书案上,苏轼发现有一首未写完的诗,墨迹未干,只有两句:“秋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满腹经纶的苏轼看到此处,连连感叹:“当年此公下笔万言,皆锦绣文章;如今不但文思阻滞,且大谬不然,纵然有别的花落瓣,哪有菊花落瓣的呢?这岂不成为笑柄?”于是,提笔续写道:“秋花不似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就是因为这两句诗,王安石觉得苏轼少见多怪,缺乏历练,故贬他到黄州去任团练使(县武装部长)。
苏轼一边怪自己闯了祸,一边骂王安石小心眼,只好到黄州上任。在黄州,苏轼还真看到一种菊花,盛开时节,满地落英。原来天下真有落瓣的菊花。苏轼仰天长叹:“菊花误我!”
王安石和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两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们之间有一段关于菊花的典故。
故事发生在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他提倡新法改革,推行了一系列变革政策。而苏轼则持保守态度,对王安石的改革持批评态度。
有一年秋天,苏轼种了一些菊花,其中一株菊花开得特别美丽。苏轼邀请王安石前来观赏,希望通过这朵菊花来表达自己对王安石的批评和不满。他给这朵菊花取名为"秋胜",寓意着菊花在秋天中的傲然和壮丽。
王安石看到菊花后,深受触动。他欣赏菊花的美丽,同时也理解了苏轼对他的批评。于是,王安石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苏轼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诗中写道:"秋胜菊花傲霜枝,玉壶凝露共清辉。谢公楼上谁家子,一片风光胜万枝。"
这个典故意味着王安石和苏轼之间的政治分歧和文化交流。尽管他们在政治观点上存在分歧,但通过这朵菊花,他们彼此表达了对彼此的尊重和欣赏。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重视花卉的意象和诗意表达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