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和河北
学界一般认为,元杂剧诞生自两个源头:
一是盛行于宋金的诸宫调(一种以说唱为主的类戏剧艺术形式);
二是以诙谐幽默著称的宋代杂剧及金院本。
元杂剧之所以为“杂剧”,是因为它的艺术表现形式糅合了前两者的元素,具备多种特点。在元杂剧中,我们还能看到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影子。
诸宫调是最接近戏剧的艺术形式,既有主角、配角等丰富的艺术形象,其表演又遵循情节发展,表演者连说带唱,还伴有乐器伴奏。只不过,诸宫调的表演者通常会以第三人称的方式为人们陈述故事,并不是绘声绘色地演绎故事,这种“非代言体”自然不属于戏曲。
不过,诸宫调却为元杂剧的诞生提供了灵感,不论是题材、内容、结构还是曲调,元杂剧都大量参考了诸宫调。可以说,最早的元杂剧与诸宫调只有一个区别,就是表演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代言角色,给人以更强烈的代入感,更加直观地将故事演绎出来。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