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说文解字〕
学:师长一双手捧着占卜用的爻辞给案几下的孩子看,爻辞表示天地人的本质。
习:一只小鸟不断地扇动翅膀直直地朝着光明飞过去。
说:通假悦字,言为心声,左心右兑,兑为门窗,表示人心的门户打开了,内心的光明显现了。
朋:同类
自:自己(人的身体)
不知而不愠:天道人心,看不见摸不着,好像空无所有一样,当我们来关注天道人心时,环境事物就好像空空如也,虽然你能清楚地知道周围的环境,但不会对你的内心造成影响,故而是没有烦恼的。
君子:特指追求天地人的本质,会学好学的人。
〔译文〕
孔子说:认知人心,时时不忘觉察人心,很快就能收获喜悦与光明、德行与智慧。
(觉察人心)你会突然发现,原来还有一个“高远博大的,真正的自己”。(这个发现)不是让人很快乐吗?
(觉察人心)你会发现人心,好像空无所有、懵懂无知一样,但他分明可以实时感知周围的环境,只是不再影响我们,因为不知,所以我们也就“不愠”了,没有了烦恼,这样美妙的人生,不正是君子所追求的吗?
〔解读〕
一开篇,孔子就说清楚了《论语》在讲什么,也说清楚了儒家思想的最高追求是什么——那就是感悟天道人心,并积极的行动,回归天道。
如果一时间不能认知天道,也不用恼怒,相信圣贤的指教,先将人心中善好的一些特质发挥出来,应用到生活中,通过人心的安定,收获和谐,收获智慧之后,再来认知天道,最终解决人世间的烦恼。这样的人,就是孔子所认可的会学习的君子。
对于“不知”的解读,会麻烦一些,等我们读到《论语》的后面,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两段话一对比,我们就容易明白了:孔子不是谦虚,人心的本质,确实是空空如也,好像是镜子一样,没有任何东西,却可以照见任何东西,又不会被任何影像来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