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词这一文学体裁最初来源和历史背景。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兴起于隋末唐初,兴盛于两宋。最早的词是配乐歌唱的,仅仅流行于教坊瓦肆之中,属于入不得大雅之堂的。词又被称之为“诗余”,“乐府”,主要内容以香艳为主,抒发个人的情感,整体格局不大,品位也不是太高,这些都限定了词的更广泛传播和更高层次的推广。
这一局面一直到苏轼的出现,他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使词在更广泛的层面可以抒发个人情感,家国之思,词在苏轼这里才真正开始出现了豪放和婉约之别,也正是由于苏轼的创作实践,词才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
所以说,苏轼的出现,真正提高了词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词真正开始焕然一新起来。
词原为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词,从唐五代时起。历北宋至南宋,由小令到中、长调慢句,词到北宋时期,苏轼一改前人词风,开创了豪迈词的先河。
宋文学家胡寅评价说:“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诗人登高望远,举手高歌。而浩怀逸气,超然乎尘俗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柳氏为舆台矣”。
苏轼的词创作提高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题材上,改变了传统“词为艳科”的牢固风气,打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香软媚人、男女恋情、离别思愁”的狭窄题材,把诗的意境、怀古、感旧、记游、山川、景色、说理所惯用的题材用词来表达,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这便是苏轼对宋词的最大贡献。新词风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为宋词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对后世的作家形成深远的影响。
二是在思想内容上,反映朝政和广阔的社会生活,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劳苦大众多方面的生活现状,抒发强烈的情感,在艺术上善于塑造各种鲜明的艺术形象。如《吴中田妇叹》、《山村》、《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些词表达“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哲有补于国。”词中表现出同情民生疾苦、揭露封建统治的残暴,抒写个人情怀、歌咏自然景物,表现热爱乡土的思想。
三是在风格上,对词的语言运用,苏轼做了大胆的演进,一改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多方面吸收陶潜、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句入词,巧妙运用民间口语,给人一种清新、含蓄、朴素、自然,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苏轼也有一些抒写“逸怀浩气”,具有清朗疏宕、平淡高逸境界的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表现了苏轼以豪放为主、风格多样的特点. 苏轼提出“自是一家”、“词为诗裔”,因此,苏轼词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是开了一派词风,而且是将词从狭小的范围中解放出来, 丰富了词的意境,促成了词思想内容和风格的多样化,也成为后来豪放词派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