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职责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相互监督,相互牵制:中书省颁布的皇帝的诏令和政令,如果门下省发现不符合皇帝的意思或是不可行应驳回。尚书省只负责执行政令,无其他权利。这样严密的中央机构的设置使他们有监督和牵制。
3、分散相权,集中皇权:三省将原来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分散了丞相的权利,加强了皇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度初步形成。虽然历朝历代官员名目有所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们散发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作用。
魏晋南朝中书省
魏晋时期,三省中以中书省权利最大因为它直接面对皇帝,军国大政无不参与。因此中书省在魏晋时期被形容为“内握权柄,号为专任”。
特别是在东晋时期,因为司马氏皇族暗弱世家专权。为了操控皇帝与朝政,中书省各官员皆由世家重要子弟担任。后来刘裕篡位,开始重用寒人!
南北朝宋时皇帝为了削弱世家门阀的势力,重用卑微之人担任中书舍人执掌军国大事。中书舍人本来就掌握呈递奏折,而皇帝又因为他们出生卑微便用他们参与决策!
因此宋、齐两朝中书省的地位扶摇直上,手握重权、势倾天下。即止梁、陈之时,中书省规模进一步扩大。设立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他们还分设二十一局,与尚书省的二十一个部门对应,助皇帝掌控朝政!
由此可以看出魏晋至南朝,中书省对于朝政的掌控能力无与伦比。而南朝宋、齐、梁、陈为了削弱门阀世家的力量,也进一步扩大中书省的权利!

宋武帝刘裕
北朝门下省
与南朝相反,北朝最为重要的则是门下省。北魏孝文帝在决定军政大事时,主要参考侍中与给事黄门侍郎的意见。孝文帝后甚至将门下省提高在中书省之上,由此北朝的门下省权利进一步扩大。
北朝的门下省即能审核奏折、下放政令,还负责中书省的起草诏书。因此北朝的权臣往往都身居侍中之职,世人称之为“既居门下,又总禁卫,遂并朝政,权倾天下”!
即至北齐之时,甚至称呼门下省为“内省”!能入“内省”者,皆典掌机密参与决策。
可以看出在北朝,门下省的地位一直在其他两省之上。甚至说它三省皆为门下省,也毫不夸张。这可能是因为北朝皇帝出生少数民族,比较信任身边人的缘故!

北齐门下省独断专行
只做事的尚书省
尚书省在朝廷中主要负责政事,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官吏任免等全方位执行皇帝的命令。
一般来说尚书省,就是将下面的事提出自己的建议提交上去。然而它并没有权利决定,只能听从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宣布!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尚书省官员甚至不得当面奏请,与皇帝的关系越来越远。
南朝的尚书省随着门阀士族腐化堕落,尚书省的工作甚至由令史代传轮到可有可无的境界。而北朝则仅仅参与议政然后执行,也就是撒事都做的杂牌官!
可以看出尚书省在三省中比较悲催,属于只知道做事的老实人。但是随着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尚书省却掌握全国的军政大权。这也算得上是,咸鱼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