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拟声词。
鳍
(鰭)
qí ㄑㄧˊ
鱼类的运动器官,由薄膜和硬刺组成,按它所在部位,可分为胸鳍、腹鳍、脊鳍、臀鳍、尾鳍。
鳍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鳍
鰭 qí
〈名〉
(形声。从鱼,耆声。本义:鱼类和某些其他水生动物的类似翅或桨的附肢) 同本义 [fin],起着推进、平衡及导向的作用。
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背鳍、臀鳍、尾鳍、胸鳍和腹鳍。如:鳍棘(支撑鱼鳍薄膜的棘刺状硬骨。又叫鳍鬣)
“鳍”,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q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鳍”的基本含义为鱼类的运动器官。
字源演变
“鳍”,形声字。鱼表意,其古文字形体像一条鱼,表示鳍是鱼的运动器官。“鳍”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鳍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
qí
名词
鱼类和某些其他水生动物的类似翅或桨的附肢
fin
鳍棘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鳍”字头,请参考“鰭”字。)
【广韵】渠脂切【集韵】【韵会】渠伊切,音祁。鱼脊上骨。【礼·少仪】夏右鳍。【注】脊也。
【疏】夏时阳气在鱼脊,故右鳍。【史记·司马相如传】揵鳍擢尾。【注】正义曰:鳍,鱼背上鬣也。
又【玉篇】与鮨同。鱼名。
又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