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多景楼,自宋以来虽迭经兴废,但始终是文人士子登临游赏的名胜之地.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变化:(1)北宋时期,登临主体是一群文人雅士,登临性质属于旅游,主要抒写游赏娱乐之情,体现的是“乐感”意识;(2)宋室南渡至南宋中后期,登临主体是一群忧国志士,登临性质属于壮游,主要抒写慷慨激越的复国之志,体现的是“忧患”意识;(3)宋末元初,登临主体是一群遗民隐士,登临性质可称之为神游,主要抒写黍离之悲,体现的是“悲感”意识.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的历时态嬗变,展现出两宋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人士子的心路历程,具有独特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从游赏娱乐、慷慨励志到黍离悲歌三个阶段的嬗变,在中国古典文学长廊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一个特定的视域,展现出两宋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人士子的心路历程.综观历代多景楼登临诗词,唯有在两宋时期,才表现出极为动态的特征.自宋以后,元、明、清时期仍有许多多景楼登临诗词,但再也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作品呈现出南宋及宋元鼎革之际的独特面貌.事实上,宋以后的多景楼登临诗词,完成了一次反拨与回归,回归到了北宋时期那种普适性的情感抒写:登临览胜与思乡怀远.两宋多景楼登临诗词,属于其特定的历史时代和创作群体,因而具有独特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