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老师具备的素质(老师具备的四种基本素质是什么)

老师具备的素质(老师具备的四种基本素质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6-01 12:31:27

老师具备的素质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三、沟通顺畅,良性循环。

决定教育工作优劣的是教师的素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个人素养,这样自己的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祖国才会拥有希望。

一、良好的文化素质

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教学理论基础。

1. 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对教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转化。

2. 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

1.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事不能再现,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2. 较高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依靠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的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探索的精神和民主的意识等。

3. 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1) 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灵活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控制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

(2) 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一个教师应有能力组织和指导兴趣小组,有能力组织讲座、讲演、展览、表演、制作、考察、竞赛、撰写报告和论文等活动。

4. 教学科研能力

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教学科研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一。教师只有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应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功。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师应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教师应自觉加强有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教育。

四、敏锐的时代意识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称为现代教育的四根支柱。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