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圆裆”,不是脚尖外摆、两膝外翻将两胯根撑开,不能按字索意追求裆部外形的圆。要理解“圆裆”,首先应该弄清楚为什么要“圆裆”?
“圆裆”的目的,一是为了身体重心转换圆滑而灵活。太极拳的任何力与劲,均来源于虚实的转换,更确切的说,是在虚实转换过程中腰胯的旋转,重心转换不灵,也就失去了力量的来源。练太极拳讲究“圆活”,其实质就是重心转换既要“圆”,又要“活”,没有“圆裆”的基础,就不可能做到“圆活”。
二是为了身体能够承受更重更大的外力。太极拳练的是三个力:一是自身的重力能下沉到脚底;二是发力最大化,即所谓的劲整;三是承受外力最大化,身体承受的所有外力都能落到脚上。以“懒扎衣”定式为例,从右手一侧给你一个力,如果裆不圆,这个力就到不了你的左脚,右侧胯不松裆不合,这个力就会到你的右胯,左侧胯不松裆不合,这个力就会到你的后腰。这一点并不神秘,是我们自身人体生理结构所决定的。
要做到“圆裆”,两胯根撑开是对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两腿,确切说是两脚脚尖、两膝的定位和两胯的放松下沉。左右的马步,实腿脚尖要自然朝前,膝盖内扣(膝尖在脚尖内侧,而不是垂直),实胯要放松下沉,胯合则两肩与实胯上下和交叉自然相合,又称之为“实腿坐胯”。虚脚脚尖也要自然朝前,膝盖要“顶膝如弓”和微微内扣,虚胯也要放松下沉,又称之为“虚腿落胯”,两肩与两胯既会上下相合,又会交叉相合。
弓箭步的“圆裆”则稍有不同,前脚尖要微微内扣,后脚脚尖外摆不能超过45度,两脚之间的横向距离与肩同宽,其它要领与左右马步相同。
检验“圆档”姿势正确与否,一是两脚能否“平实踏地”;二是受力试验:左右步时,一侧的受力能否到另一侧脚下,前后步时,前手的受力能否到后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练拳实践中,既可自我检查,又可与拳友相互检验。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关于圆裆,也叫裆口开圆。练拳或站桩时与圆裆相反的则是“尖裆”。顾名思义,尖裆是指两大腿股骨在裆部形成三角形顶部的尖形夹角,所以叫尖裆。
根据几何定律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尖裆的力学结构,不能形成腰裆缠丝劲,不能高效化解来力以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平衡。
在这种情形下,一旦遇到外力,不是硬顶,就是丢开逃跑,在腰裆这一环节,彻底违背了“不丢不顶、粘走相生”的基本拳理要领。
圆裆,则是在做到松腰、开胯、松膝、满脚掌脚踏实地(即“五趾抓地”,围绕涌泉穴满脚掌均匀受力)下,裆口由类似三角形顶部的“尖裆”形自然调整成类似梯形顶部的“圆裆”,这样为产生腰裆缠丝劲奠定了基础,从而可以有效化解来力,并符合不丢不顶、粘走相生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