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京兆韦氏的来源

京兆韦氏的来源

更新时间:2023-09-11 12:48:32

京兆韦氏的来源

京兆韦氏,是中国中古时期一个以京兆郡为郡望的士族,唐代长安俗谚称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为“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西汉时韦贤、韦玄成、韦赏连续三代人位至三公,家族遂为关中名门。东汉时已号为三辅冠族。两汉、魏晋、南北朝,京兆韦氏历代都不乏公卿、宰辅、尚书、高级将军等重臣,因此成为关中郡姓的代表。进入隋唐,京兆韦氏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唐一代,京兆韦氏先后诞生了17位宰相(另有使相2人)。

《新唐书.柳冲传》载有柳芳氏族论:“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即京兆韦氏为关中郡姓(崤山函谷关以西的士族的代表,也是极具影响力的士族门阀。

《旧唐书.韦述传》载:“议者云自唐已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由此可见京兆韦氏在唐朝的辉煌。

京兆韦氏在中古时代享有极高的声望,隋文帝称其为“百世卿族”。

家族起源

西汉初年,韦孟被任命为楚元王刘交的太傅,韦孟在楚王刘戊时期多次规谏,却不起效果,韦孟因此辞官,举家迁至山东邹鲁一带。韦孟的玄孙韦贤不仅精通《礼》、《尚书》,并传习《鲁诗》,产生了韦氏《鲁诗》一派,奠定了家族的经学传统。韦贤后被征召为博士、给事中,为汉昭帝傅,又出任光禄大夫、詹事,至大鸿胪。汉昭帝驾崩后,韦贤与霍光等共同尊立汉宣帝继位,赐爵关内侯,任长信少府,本始三年(前71年),韦贤升任丞相,封扶阳侯,食邑七百户。韦贤有四子,除第三子韦舜留居邹鲁守家族坟墓外,其余诸子均迁至长安平陵,韦贤第四子韦玄成后继承扶阳侯爵位,先后任太常、少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永光二年(前42年)任丞相,徙居长安杜陵。韦玄成之侄韦赏又因任汉哀帝定陶王时期的太傅,被提拔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封关内侯,仅西汉一朝宗族中担任二千石一级官吏的就有十余人。京兆韦氏在西汉父子丞相、三世三公、四世封侯,已成为关内著名大族。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