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前馈反馈的控制原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优缺点比较)

前馈反馈的控制原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优缺点比较)

更新时间:2024-05-17 03:09:53

前馈反馈的控制原理

前馈控制系统为前馈控制的一种形式,是控制部分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进行某种活动。

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途径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号,受控部分在接受控制部分的指令进行活动时,又及时地受到前馈信号的调控,因此活动可以更加准确。

例如:要求将手伸至某一目标物,脑发出神经冲动指令一定的肌群收缩,同时又通过前馈机制,使这些肌肉的收缩活动能适时地受到一定的制约。

因而手不会达不到目标物,也不致伸得过远,整个动作能完成的很准确。

在这种调控过程中,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又是常常互相配合的。

例如在脑指挥肌肉活动的过程中,肌肉和关节中的感受器将肌肉活动的信息反馈到脑。

因此,脑可以对肌肉实际活动的情况与原先设计的动作要求之间的偏差进行分析,再对前馈信号进行调整。

在以后再指令作同样的动作时,发出的前馈信号就更加准确,是完成动作能更接近设计的要求。

与前馈控制相比,反馈控制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控制部分要在接到受控部分活动的反馈信号后才能发出纠正受控部分活动的指令,因此受控部分的活动可能发生较大波动。

以神经系统对骨骼肌任意活动的控制为例,如果只有反馈控制而没有前馈控制,则肌肉活动时可出现震颤,动作不能快速、准确、协调地完成。

前馈控制是在前苏联学者所倡导的不变性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工程上,前馈控制系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扰动或给定值的变化按补偿原理来工作的控制系统,其特点是当扰动产生后,被控变量还未变化以前,根据扰动作用的大小进行控制,以补偿扰动作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前馈控制系统运用得当,可以使被控变量的扰动消灭在萌芽之中,使被控变量不会因扰动作用或给定值变化而产生偏差,它较之反馈控制能更加及时地进行控制,并且不受系统滞后的影响。

单纯的前馈控制是开环的,是按扰动进行补偿的,因此根据一种扰动设置的前馈控制就只能克服这一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而对于其他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由于这个前馈控制器无法感受到,也就无能为力了。所以在实际工业过程中单独使用前馈控制很难达到工艺要求,因此为了克服其他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就必须将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结合起来,构成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前馈控制作用与反馈控制作用相乘;另一种是前馈控制作用与反馈控制作用相加,这是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中最典型的结构形式。

采用前馈控制系统的条件是:

1、扰动可测但是不可控。

2、变化频繁且变化幅度大的扰动。

3、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显著,反馈控制难以及时克服,且过程控制精度要求又十分严格的情况。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