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是一部改编自朱光潜同名小说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白展堂的人物的成长历程和经历。
白展堂从小被父亲灌输了“四大皆空”的思想,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真实可靠的。
他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了母亲的善良和单纯,却又在一步步与世界脱离,陷入了自我封闭的状态,甚至在做了医生之后,也对自己的职业持有怀疑和质疑。
但是在一次追查治疗宜春知府病情的过程中,白展堂逐渐认识到了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情感的重要性。故事最终以他负起救死扶伤的责任,成为精神上的有力人物结束。电影主题是性格形成命运,白展堂的性格决定他从一名丧失情感的医生变成具有医者仁心的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性格决定命运,从电影中叙述的第一件事就奠定了松子一生的悲剧色彩。
毫无疑问,松子是善良的,作为教师,她选择爱护学生。但是在没有搞清楚学生阿笙到底有没有偷钱的时候,她匆忙的选择“偷用”另一个男教师的钱去还给丢钱的店主。这无疑就是自己先承认了学生偷窃的行为。在还钱的过程中,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她再次错误的“承认”了是自己偷得钱。又因为要掩盖自己的过失,被另一个男教师威胁看胸……这一切荒诞的事情在松子没有独立意识的情况下居然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真是应验了那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说这是导致松子离家出走的其中一个导火索,毫无疑问,是松子自己点燃了线稔。明明可以选择更为有效和可靠的手段,选择不屈服于无理的条件,她偏偏把自己推向深渊,她是杀死自己的第一个凶手。
在父爱求而不得的时候,她选择了离家出走。但是父亲明明在松子走后的日记中,写道,“还没有松子的消息”,这意味着,父亲心中是有她的。但这并不能代表他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童年的价值观和对事物的理解会影响人的一生。童年缺爱的孩子内心是残缺的,这也是后来,她努力扮鬼脸去讨身边的人欢心行为的原因。
如果说,童年选择出走,是松子对不幸的抗争,那么在和接二连三的男人的接触中,松子就彻底丧失了人的意识了。她和性格暴敛的人深爱,和心怀嫉妒的人做情人,杀死伤害她的人,又因为爱着一个男人度过了八年机械的囹圄生活。松子不断的被命运打击,却一直没有选择死去。我觉得这个时候的松子选择活着并不是因为他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对理想的企盼,而是顺从本能,因为如果不选择主动性的了断自己,那么活着也只是顺其自然的方式而已。她的的确确渴望被爱也爱他人,然而这爱太盲目,因为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爱什么,为什么爱,而只是爱,却还不会爱。
唯一的点睛之笔在于,临死的松子尽管生活在垃圾中臃肿的不成样子,却对年少的偶像团体产生了兴趣。按理说,一个一生悲剧的人早已被生活挫败了鲜活的心,松子那灵光乍现的眼睛却分明告诉我们,她还是个少女。
追根究底,松子一生都在把自己的幸福依赖在别人身上,她的喜怒哀乐全部是别人的喜怒哀乐。虽然说共情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可松子却是因为失去了自我的意识才有的“情感共鸣”。这不是真正的共情。我在心里不停的问松子,为什么不反抗呢,为什么不试图从不堪的周围中爬出来呢。答案告诉我,性格使然。或许我对松子的要求太高了,一个人的意识和思想是受时代左右的,受环境影响的。不能全怪松子。松子是多重原因酿成的悲剧,是平庸之恶。
命运没有给松子一手好牌,她自己也没有想着去把牌打好,错的一塌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