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写《春》,始终是固绕着“桃花”展开的。“桃花”这一形象,成为这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
诗一开始,诗人就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春”,点出了“桃花”:“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这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五烈士牺牲是在春天,春天,就有桃花开放。虚写:这“春天”,这“桃花”,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新的社会。当然,光看这两句,还看不出这种象征意义,只有随着下面展开的诗句,才能了然。只读这两句,读者很难猜到诗人往下如何写。读了下面的诗句,就不能不惊叹诗人转折的高明了,而且这种转折极其自然。
“在那些夜间开了”这一句,点出“桃花”开的环境——在夜间,诗人便紧紧抓住这“夜”,展开了刻划:指出那些夜间是“血斑点点的”,是“没有星光的”,是“刮着风的”,“听着寡妇的咽泣”。诗人由写“桃花”,转入写“桃花”开的环境,不仅自然,诗人的一种意图也随之而出了:诗人没有直接写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没能直接写他们的残忍,只这几句,已把刽子手们的残酷写得入木三分。这几句,构成了一幅令人怵目惊心的图画。诗人的控诉,诗人的愤怒也油然而生。
《春》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4月,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把烈士的牺牲与春天的到来直接地联系起来,除了表现出作者对于反动派的疯狂屠杀的愤怒和仇恨之外,还表现着一种坚定的信念:任何疯狂的镇压和屠杀都无济于事,烈士们所付出的鲜血代价,是以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春天为报偿的。
这首诗布局缜密,结构严谨,很好的利用了人的联想力是可以转化的这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