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不停 小心疝气在“作怪”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据了解,小儿疝气的发病率一般在1~4%左右,由于解剖结构发育不完全,1岁以下的宝宝最容易发病。然而,有些家长并不清楚宝宝是否得病。专家指出,若宝宝出现无故哭闹、拒食等异常表现时,家长应检查一下宝宝有无疝气发生嵌顿。
小儿疝气到底是什么?
瑞瑞是个刚出生两个月的小宝宝,有一次妈妈在帮他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当他哭闹的时候,在腹股沟处会鼓起一个包,但是躺在床上或不哭闹的时候,这个包又消失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包又跑到了阴囊里。赶紧带孩子上医院,后来经检查,瑞瑞这个包就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主要是指腹股沟斜疝与脐疝,其中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所谓疝气即是腹腔内的脏器经由一个先天存在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等,从其本身正常的解剖部位脱出或进入另一部位者。简单的说,即是肚子内的器官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宝宝肚脐、大腿上的小包包即是“疝气”。”疝内的内容物会因为腹内压力增高而加重,宝宝一哭闹使腹压增高,因此就有小包包更加凸出的现象。平躺或不哭闹的时候,小包包就会暂时消失。
小儿疝气主要是由腹内压增高导致,包括内外因素。内因是指先天性的薄弱或缺损,像刚出生的小孩脐带若剪得不好就会形成疤痕,那么这个疤痕就会是一个薄弱点。此外,便秘、尿急、慢性咳嗽等外在因素都会引起腹内压增高。
专家表示:1岁以内宝宝最容易发病,1岁以下的宝宝由于解剖结构发育不完全,因此最容易患小儿疝气,发病率一般在1~4%左右。腹股沟疝气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小儿疾病,绝大多数见于男性患者,远较女性多。
有家长问到,男宝宝腹股沟一侧患有疝气,另一侧是否也会有?由于男性在发育过程中,睾丸在下降至阴囊的过程,附带形成的腹膜鞘状突若未能及时闭锁的话,就会形成一个薄弱点,对疝气的形成埋下了隐患,由于右侧睾丸下降较左侧晚,右侧腹膜鞘状突闭锁时间亦相对较长,因此,小儿疝气一般以右侧为主,约60%在右侧,25%在左侧,剩下15%双侧均发生。
家长如何发现孩子是否患疝气?
据了解因为小儿疝气导致的嵌顿、肠梗阻、坏死,乃至造成小儿死亡病例并不鲜见。那么家长应仔细观察宝宝,若出现以下表现因引起高度重视。
1.孩子哭闹时,家长需仔细检查孩子身体,看看脐部、大腿根处是否出现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突出物,在直立或者咳嗽等情况下突出物更加明显并有增大,另外突出物可以在平卧时完全回纳入腹腔内,直立或咳嗽时又再次出现;如有上述症状表现,孩子则很可能患有疝气,需及时确诊治疗。
2.有剧烈的呕吐、发烧,发现有血便及肠梗阻等症状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哭闹,需要考虑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