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比较法
分析比较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它能使小学生温故知新、广思博取,在同中见异,从异中求同。
如在“质数和合数”概念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写出一些不为0的自然数,并让学生写出它们的约数。如1、2、3、4、5、9、12、49……针对学生的回答,我们在板书时有意识地按下面三组进行排列:
师:“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上面这几个数的约数有什么特点呢?”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它们的约数个数不一样。”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请你们具体说说。”生:“1的约数个数只有1个,2、3、5这几个数的约数的个数都有2个,4、12、49这几个数的约数个数最少有3个。”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学生很容易知道自然数(0除外)可以分成质数、合数和1。由于小学生感知对象间的差异性要比感知对象间的相同点更为容易,因此在观察中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提出各组自然数(0除外)的约数的个数不同之处,然后再指出每一组的自然数(0除外)的约数的相同之处。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认识、掌握感性的材料,积累直接经验,通过观察、比较、区分感知对象的异同,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及联系区别,以形成正确的概念。
二、直观形象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常常要借助直观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判断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教学例题:“一只蚂蚁在长、宽、高分别是4厘米、3厘米、2厘米的长方体一个顶点上开始爬行,如果要达到各个顶点,所经过的路程至少要多少厘米?”解答本题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我们是这样进行引导的:
(1)画出长方体的示意图(图略)。
(2)示意图分析,蚂蚁应沿着周长最短的两个相对的面的边上(即长方体的棱)爬行才能既到达各个顶点又走了最短的路程。
(3)在沿着周长最短的面的边上爬行时也要尽量选择最短的路程。
(4)综合上述的引导、分析,所得到的爬行路程为18厘米。
教学中,要让学生全面认识理解事物,就要不断地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在分析与综合遇到困难时,仍然需要具体事物为支柱,有了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才能依赖具体事物在头脑中进行抽象的分析综合活动。所以在教学中还必须注意直观性原则的贯彻。
三、抽象概括法
抽象是把事物的一般属性或本质属性抽取出来加以考察;概括则是在抽象的基础上,把多种事物的共同一般属性或本质属性联合起来加以考察。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逐步地从具体形象化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以下是一些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方法:
推理与推断: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来得出答案。例如,给出一系列数字,让孩子找出规律并预测下一个数字是什么。
数字迷题:让孩子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字迷题,如数独、数阵等。这些题目需要孩子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来填写数字,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逻辑游戏:让孩子参与一些逻辑游戏,如猜谜语、解谜题等。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敏捷性和逻辑推理能力。
图形推理:给孩子一些图形,让他们观察图形的特征和规律,然后推断出下一个图形是什么。这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和图形推理能力。
问题解决:给孩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来解决。例如,让孩子计算购物时的找零金额,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等。
通过这些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同时,要注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训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