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徽剧 2006年,婺源徽剧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源徽剧声腔丰富,表现力强,昆乱兼擅,音韵和谐。其唱腔以徽戏、昆腔、民间小调,以演皮黄、吹拨戏为主。徽剧的演技出色,“手、眼、身、法、步”达到了一定的艺术境界,表演艺术多姿多彩、风格朴实,以简练的态势传达出内涵丰富的意蕴。婺源徽剧被誉为京剧之源,剧目通俗易懂,声腔雅俗共赏,曾伴随徽商的脚步走遍全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婺源已经进入春季赏花高峰期,在江湾、篁岭等景区可以看见徽剧表演,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欣赏,拍照记录。
婺源傩舞 2006年,“傩舞(婺源傩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历史悠久,原始的傩舞可追溯至春秋战国以前,是中国舞蹈艺术研究难得的“活资料”。舞者头戴假面具,手执干戚等兵器,把自己装扮成想象中的比鬼疫更凶猛狰狞之傩神,随着强节奏的鼓点,跳着狂热的舞蹈来驱邪。 景区内的傩舞表演、傩舞盛会等活动,促使人们对傩舞的了解,体验傩舞的魅力,进一步了解傩文化,加深游客对婺源的印象。
“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一到逢年过节,各具特色的民俗上演,主要有徽剧、傩舞、抬阁、板龙灯等非遗,作为传统习俗被搬上舞台,传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