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祁连山的回声观后感(观看《祁连山的回声》心得体会)

祁连山的回声观后感(观看《祁连山的回声》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4-07-05 14:04:43

祁连山的回声观后感

《祁连山的回声》是一部表现红军妇女独立团战斗经历的影片。反映了长征路上一支特殊的队伍——妇女独立团西征的故事。这只队伍诞生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由200多人的妇女独立营逐渐发展而成,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也是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妇女武装。

这支队伍的出现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在红军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以前,当地广大妇女一直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民谣“只有男州,没有女县”和“马有笼头猪有圈,婆娘有个男子汉”,就是当时妇女地位的真实写照。红军到来后,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和红军把妇女解放看作是赢得革命胜利的巨大力量,并且制定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方针政策,提出“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与男子一律平等”,规定了妇女在集会、结社和获得土地等方面的权利,明确昭示妇女有结婚、离婚的自由……

这些曾经社会最底层的女性,人身自由了,地位得到了社会承认,堂堂正正地当了红军,她们参与革命的愿望分外强烈。“当年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余万的川陕苏区,妇女200多万,而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青壮年妇女,多达30万人以上。”可以说,彼时没有哪个国家和哪支军队拥有如此众多的女战士。

从小就饱受磨难的娘子军,把革命当成了活着的唯一目的,她们吃苦耐劳、不畏生死。除了必要的队列操练外,女战士们还要进行投弹、射击、刺杀等军事科目的训练,为了不输于其他人,她们训练得比任何人都要刻苦。参加了红军,就一心一意战斗,她们就这样负重前进,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经过艰苦的训练,女战士们的军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她们不仅是一支出色的后勤部队,还是一支善战的战斗队。她们组成战场运输队,有的背着四支枪和一箱子弹,有的背着上百斤的粮食和盐巴,在陡峭的山林中跋山涉水,从不停歇;她们抢救伤员,冒着生命危险奔跑在战火和枪林弹雨中,克服重重困难,把伤病员全部运送到安全地点;她们参与战斗,“五百农妇缴一团”的故事被当作奇闻刊登在当时的媒体《蜀笑通讯》和《中国论坛》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也成就了坚强不屈的长征女兵。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里,年轻的女儿们在党的指引下,抗争不公命运、投身革命的故事还有很多。90多年前,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胡毓秀、杨庆兰、陈兆森等30多名女兵就在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中,成为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红军时期,第二独立师组建的女子军特务连就是第一支由女青年组成的正规武装,史称“红色娘子军”……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古往今来,莫不如是。新时代新征程,更多的女军人走上作战一线,走上主战岗位。这些怀揣从军梦、报国志的女性把个人的理想融入铿锵的强军使命,以飒爽的英姿投入到火热的练兵备战实践。从第一支海军女子陆战特遣队,到火箭军女子导弹发射连,从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到遨游太空的首位女航天员,在战斗最前沿,女性的身影屡见不鲜。

凤凰涅槃必然经历烈火的磨练与考验。战争不分性别、年龄,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打胜仗。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女性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战员,往往会比男性吃更多苦头、克服更大阻力、作出更多牺牲。在这里,每一个人建功立业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在这里,只有强者,才能赢得尊重、赢得胜利。

未来战场呼唤更多有报国志向的青年。我们坚信,每一名投身军营、矢志强军的军人都能在未来战场上撑起一片天,成为祖国的骄傲、人民军队的骄傲,不论性别。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