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十大古国历史(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十大古国历史(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更新时间:2024-04-12 00:43:57

十大古国历史

世界没有十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只有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代表着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1. 两河文明

约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文明)形成;文明主要民族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文明在公元前2371年(一说约公元前2369年)由阿卡德王国建立。

文明发源地为两河流域;使用楔形文字 ;现今文明遗址有古巴比伦城、亚述巴尼拔图书馆等;文明在中世纪两河流域伊斯兰化灭亡。

2. 古埃及文明

约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文明形成;文明主要民族有古埃及人;政权开始于约公元前3100年由埃及第一王朝建立;在公元3世纪年古埃及文化与宗教没落并消失,文明灭亡。

文明发源地在尼罗河流域;使用象形文字;现今文明遗址有开罗金字塔群、狮身人面像、阿布辛贝勒神庙、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方尖塔等

3. 古印度文明

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印度河流域是文化的中心。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

⑴发源地在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约公元前3100年形成,主要民族有达罗毗荼人(哈拉巴人);使用印章文字。

现今文明遗址有摩亨佐·达罗、哈拉帕;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灭亡,因外族入侵而消亡,文明灭亡。

⑵发源地在恒河流域的文明约公元前1000年 形成,主要民族有雅利安人 ;使用梵文。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古印度出现16个王国,政权建立。

现今文明遗址有 泰姬陵、布道山洞、哈马尔大陵墓;文明未灭亡,莫卧儿帝国遭受英国入侵后英语成为通用语,梵语发展为印地语,印巴分治。

4. 中国文明

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

闽越位于今中国福建省。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与楚威王作战,失败被杀,越国遂被楚国所灭。失去家园的越人在福建北部定居下来后,与当地原住民逐渐融合成闽越人,建立了闽越国。是当时中国东南一带势力最强的国家,闽越王无诸在城村所建的王城,也是当时东南一带规模最大的城市。在汉武帝时期,闽越国被瓦解消失!

大夏国,是元朝末年广西两江道宣慰使明玉珍所建立的一个政权。在今重庆建立大夏国。大夏国所辖的疆域覆盖重庆、四川、陕南、湘西、黔北、滇北等地,统治中心区域位于今重庆、四川一带,大夏国是第一个在重庆建立首都的政权。1370年,由于内乱、外敌等各种原因,大夏国终被明朝所灭,二世而亡。

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今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遗迹。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建国,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消失,共有800多年的历史。

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佛教从印度首先传入新疆,再传入中原,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 西域佛教 ”的一个中心,龟兹国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汉朝时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唐代安西四镇之一。为古来西域出产铁器之地。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唐军攻灭龟兹,将龟兹纳入统治。

大宛服属西汉!汉武帝时,张骞到达西域时,首先到达大宛,大宛早就听说汉朝富有,期望同汉朝建立直接的联系,当时大宛大小属邑有七十多个,人口有几十万,是一个农牧业兴盛的国家,产稻、麦、葡萄 、苜蓿,尤以出汗血马著称。在当时东西交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国家,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始于西周时期,巴国与蜀国、楚国为世仇 。其疆域之辽阔,概括了今重庆全境、湖北恩施、川东北部分地区。秦惠文王派张仪在江州筑城,设置巴郡,把巴地纳入了秦国的郡县体制。

蜀地文明自岷江上游兴起,从原始氏族部落开始,后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及融合,变为蜀人,并转型成封建制国家。蜀国由蜀部鱼凫氏建立第一个蜀国开始,经历了望帝杜宇建立的杜宇王朝,到蜀王杜芦(开明氏)瓦解,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后人称作古蜀国。后人将这些居住在蜀地的人称为蜀山氏。

徐国,是西周、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国君为嬴姓。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集团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山东郯城一带。在周穆王时期,才肯臣服于周朝。周初,以今安徽泗县、江苏泗洪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前512年为吴国所消灭。

东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民族,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来,南邻燕国,后为燕将秦开所破,迁于今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燕筑长城以防其侵袭。秦末,东胡强盛,其首领曾向匈奴要求名马、阏氏和土地,后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在《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战国时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君长国。汉武帝时,唐蒙奉命于公元前135年出使南越国,了解到夜郎位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便捷的水路可通抵南越的都邑,便向朝廷建议开发西南夷,依靠巴蜀的富裕、夜郎的水路和精兵,有效控制南越的分裂变乱。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将夜郎划入版图。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