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浴乎沂风乎舞雩原文(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深层含义)

浴乎沂风乎舞雩原文(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深层含义)

更新时间:2024-04-10 00:40:07

浴乎沂风乎舞雩原文

《浴乎沂,风乎舞雩》是一首古代祭祀诗歌,原作的文字已经难以辨认和理解,只有部分残篇留存至今。但从诗歌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来看,它与古代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祭祀仪式密切相关,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浴乎沂,风乎舞雩》古诗所表达的,是人们对自然神力的敬畏和膜拜。在这首诗歌里,激扬奋进的舞蹈,激昂雄浑的音乐,呼应着浩渺壮阔的自然景象,描述着九州大地沐浴沂水的盛景,为祭祀的盛会增添了神秘感和肃穆感。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是: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澡,在五舞雩 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

【注释】选自《论语·先进篇》第二十六章。

冠者:成年人。

沂: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南。

舞雩(yú):这里指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南。

【赏析】孔子聚徒授学,闲暇时常与几个高足弟子谈论社会、政治和个人生活情志。这篇《论语·先进篇》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各言其志”的一次谈话。

子路、冉有、公西华先后谈了自己的志趣。

孔子问曾点:“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回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是: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澡,在五舞雩 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

曾点的志向简单朴实,富有生活情趣: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澡,在五舞雩 台上吹吹风。 这明显有别于他的师兄师弟。

孔子听后,赞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主张呀!”也鲜明地表达了孔子的生活情趣。

这一句叙事性的描述,生动活泼,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一幅春日郊游图,呈现给我们生命的充实和欢乐:阳光下,春风里,人们沐浴、唱歌、远眺,无忧无虑,

身心自由,令人们向往,我们似乎从中感受到了春的和熙,歌的嘹亮,诗的馥郁。同时,它将曾点和孔子二人的神态、语气、音容、笑貌,传神地表现了出来,令人回味。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