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2.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
3.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在继承传统劳动、传统工艺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
4.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体验和感悟劳动过程中,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
以下几方面:加强思想教育。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理念。经常组织生产劳动,让人到生产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树立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参加劳动的自觉性。
二、培养劳动技能。通过专业学习、技能培训、操作实练等,进一步提高劳动重要性的认识,培养提升重劳动、爱劳动的兴趣、技巧和技能,不断提高劳动的专业能力。三、增强实践锻炼。经常深入基层一线、生产车间从事实践劳动,提升专业技能,增强劳动创新创造的自信性、习惯性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