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蔡桓侯是怎么死(蔡桓侯死前会想什么)

蔡桓侯是怎么死(蔡桓侯死前会想什么)

更新时间:2024-05-12 05:55:49

蔡桓侯是怎么死

蔡桓侯(?—公元前695年),姓姬名封人,华夏族,他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国君。蔡桓侯为蔡宣侯的儿子,承袭蔡宣侯担任该国君主。

蔡桓侯八年(前707),周桓王以郑庄公不朝,率王师及诸侯军伐郑,他派军参加。十九年,又率军与宋、鲁、卫、陈联合伐郑。在位期间为公元前714年—公元前695年,共20年。

桓侯二十年(前695年)卒,死后弟献舞继位。

蔡桓侯生平事迹不见于史书。蔡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周武王弟叔度(姬度)后裔,前447年灭于楚国。建都于蔡,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一带。《史记·管蔡世家》:三十五年,宣侯卒,子桓侯封人立。桓侯三年,鲁弑其君隐公。二十年,桓侯卒,弟哀侯献舞立。

诚然,蔡桓公的死因与“专权”有关。“蔡桓公是一个手中掌握生杀大权的人,这使得最了解其潜在危险的扁鹊,除了反复进言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的办法”。

“假如蔡桓公充分授权,让扁鹊无后顾之忧地履行职责,那蔡桓公的病也不至于从表皮发展到骨髓,最终丢了性命”。在这里,蔡桓公的死完全咎由自取,与扁鹊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其实,蔡桓公尽管“专权”,当扁鹊发现蔡桓公有病时,作为医者仍然有很多办法去说服他接受自己医治,但扁鹊选择了消极应对,只是单纯的反复进言,没有达到效果。扁鹊为什么消极应对,恐怕与蔡桓公的专权有关了,因为如果处理方式不恰当,有可能扁鹊的命都会丢了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