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历史上最早修建长城是我国的西周时期。但真正有目的地修建长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修建长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守自己的国都不被别国轻易攻占,但那时的长城都比较短小。
到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为了抵御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进攻,把原来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修缮,从山海关起,绵延至甘肃的玉门关,号称万里长城。其目的仍是防守作用。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兴师动众修建长城的朝代。明朝修建长城的目的依然是为了防守和抵御作用。今天所见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
第一,长城的目的并不是和敌人死磕,而是迟滞敌人的行动,给部队调动争取时间。
第二,长城的效能从战国时期已经被验证。
第三,早期秦国建立长城就是北击匈奴后总结经验才将各国长城连接在一起,因为与游牧民族作战,占据高地可有效遏制敌机动,但平原缺高地,于是作人工工程,也就是长城。
第四,除了北边的长城,还有齐长城,楚方城,魏应该也有长城,平原对垒,长城也有效果。
第五,各时期长城制作不相同,从秦的土长城到明的砖长城,制造工艺不同,但不要认为秦的长城就是粗糙简陋的,秦长城是用土方稻草等材料一层一层慢慢人工夯实建造起来的,竣工后以弓箭射墙,墙把箭弹开而不能箭入墙才算合格,当时的土墙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耗费人工的,如果不合格就要推倒重来。
后来的汉长城等有好几条长城,为人熟知的明长城只是其中一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