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
茨菇育苗有利用整个球茎和只用球茎顶芽两种方法。用整个球茎育苗移栽,因苗期营养充足,秧苗粗壮,产量较高。但是使用大批的球茎,投资比较大,因此,在生产上一般都是采用顶芽繁殖。顶芽是在冬季采收时将球茎折下窖藏。
1、催芽: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在清明节前后将顶芽从窖中取出,用草帘围好,上面用湿草覆盖,干燥时喷洒点温水,保持温度在15℃以上,大约经过15天就可以出芽,
2、秧田准备:育苗秧田要选择背风、向阳、肥沃的稻田,整田时施足基肥,以农家肥或绿肥为主,每亩施1500—2000公斤,带水耕耙、田平泥化,然后划出秧池,每个秧池宽130—150厘米,池间留30—40厘米宽作人行小道。
3、下秧:多在清明节前后下秧,北方地区稍微晚点,行株距8—9厘米,栽插深度以顶芽第三节位入土1.5—2厘米,太浅不利于发根,还容易使顶芽浮起。
4、秧田管理:下秧后7—8天开始发芽生根,秧田水深保持3厘米左右的浅水,以提高土温,促使秧苗健壮生长。有2—3片叶时追清粪水1—2次。如果气温已经达到15℃以上,可以不经催芽而直接栽芽育苗,一亩苗田用顶芽10公斤,可以供15亩大田移栽用。
定植
栽培茨菇要选择肥沃深厚的农田,施足腐熟的厩肥,每亩大约4000公斤,深耕耙平,定植期公斤各个地方的气候确定,一般在农历5月上、中旬定植,茨菇秧龄35—40天,定植时拨起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仅留叶柄16-20厘米长,以免定植后遇风摇动,影响成活。定植行株距45厘米,栽植深度10厘米左右,随即将根部泥土填平即可。
田间管理
1、管水 茨菇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严防干旱,移栽后要浅水勤灌,以提高土温,移栽后至匍匐茎抽生前大约在6—7月份,保持水层7—10厘米深,匍匐茎抽生后,大约7月中旬至8月中旬加深水层至13—20厘米,生长后期(大约8月下旬至10月下旬)维持浅水,水层降低到7—10厘米,保持球茎膨大的需要,采收前排水保持土壤湿润。
2、施肥 茨菇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以基肥为主,缓苗后10天追一次肥,促进幼苗生长,立秋后及时追肥,追肥要配合施用草木灰等钾肥,以利于球茎的膨大和养分积累。
一、育苗
育苗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肥沃的稻田,整田时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或绿肥为主,每亩施1600-2000公斤为宜,带水耕耙、田平泥化,一般七月初下秧,栽插密度以6×6厘米,栽插深度要求顶芽第三节位入土2厘米,水深保持3厘米左右。

二、定植
茨菇秧苗的定植期可根据前作水稻收获时间而定,一般在七月下旬至八月底定植好。定植前要准备好本田,定植时拨起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仅留叶柄16-20厘米长,以免定植后遇风摇动影响成活。栽植深度10厘米左右随即将根部泥土填平即可,栽植密度30×(40-45)厘米,亩栽3900-4200株。
三、田间管理
1、管水茨菇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严防干旱,移栽后要浅水勤灌以提高土温,移栽后约一个月可排水搁田使根深扎,有利植株大量抽生匍匐茎,后期维持浅水,保持球茎膨大的需要。
2、精准施肥方案:施肥茨菇生长期长因此需肥量大且以基肥为主,为了不断满足茨菇生长发育对肥水的要求一般施肥四次为宜,基肥每亩施生物有机肥400-500公斤;移栽10-15天追施第一次肥,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50公斤;移栽30天后追施第二次肥,亩施硫酸钾50公斤;移栽45-50天追第三次肥,亩施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
3、耕耥、除草、剥叶。此项工作可在移栽后30天结合施肥进行,以后应减少田间作业次数,以免将茨菇的匍匐茎损伤影响生长。
四、病虫防治
秋季茨菇由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病虫相对要少,病害主要有茨菇斑病、茨菇(实球黑粉菌)黑粉病,虫害主要有莲缢管蚜。
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彻底清除病虫残体;
②选用无病芽苗;
③合理密植,亩栽4000株为宜;
④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水浆管理;
⑤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⑥药剂防治选择以下药剂:15%粉锈宁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90%万灵粉剂2300倍液;50%抗蚜威2500-3000倍液。

五、采收
秋季茨菇的采收期较长,11月下旬即可采收上市至翌年2月份,地上部份刚枯黄时就采收的不如延迟采收的产量高,这是因为茎叶枯黄后短缩茎中的养分,仍可继续输送到地下部球茎中去,使球茎继续膨大而增加产量。
茨菇球茎可用于食用,其植株奇特,造型美观,也可以作为观赏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