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混凝土路面分仓浇筑技术交底(基础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混凝土路面分仓浇筑技术交底(基础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更新时间:2024-04-06 02:26:13

混凝土路面分仓浇筑技术交底

(1)基层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铺筑前,应对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基层平整度差易造成路面厚度不一致,在过薄或厚薄交界处形成薄弱断面,混凝土收缩时,易受拉开裂。此外,基层应保持湿润,但无积水现象,防止吸取混凝土水份造成混凝土塑性失水裂缝。

(2)立模

立模时应检验模板高度和模板间宽度是否符合要求,并使模板与基层表面紧贴,并且牢固,经受住振动梁的振动而不走样。若模板与基层间有缝隙,应将间隙填塞以防止振捣时漏浆。为便于拆模,在模板内侧涂隔离剂或铺上一层农用塑料薄膜,铺薄膜可防止漏水、漏浆,保证混凝土板边和板角的强度、密实度。

(3)摊铺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分散布料,确保混凝土拌合物均匀分布,无堆积现象。摊铺时应用铁钯子把混凝土钯散、铺平。使用翻斗车或搅拌运输车卸料时,严禁集中几点布料,使混凝土堆积,施工人员在平整过程中,易造成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破坏。混凝土板厚大于220mm时,可分二次铺筑,下部厚度宜为总厚度的2/3;板厚小于220mm时可一次铺筑。摊铺时的松散混凝土应略高过模板顶面设计高度的5%左右。

(4)振捣

混凝土浇筑后,使用震动棒以30°~45°的角度“快插慢拔”,充分振捣,以“品”字形进行均匀振捣,做到不漏振,不过振。振动棒的每棒移动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或按照30cm控制,其与模板距离小于振捣作用半径的0.5倍。振捣时以混凝土拌合物表面有浆体泛出,拌合物充满模板,不再显著下沉,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气泡明显溢出。

混凝土使用振动棒充分振捣后,应采用振动梁紧随其后来,回行走2~3遍,达到表面平整、均匀、不露石子,表面平整均匀。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

振捣梁整平后,用600mm~700mm长的抹子(木或塑料)采用揉压方法,将混凝土板表面挤紧压实,压出水泥浆,至板面平整,砂浆均匀一致,一般约抹3~5次。

(5)收面

在混凝土初凝前,表面无泌水时,用磨盘搓揉表面,使表面进一步提浆压实,消除混凝土泌水过程中产生的泌水通道,消除微小裂纹,控制裂缝扩展。抹压工序要做到及时、到位,切实消除表面裂缝的目的,抹压工序要做到“抹”,更要做到“压”。夏季高温、大风天气,蒸发速度较快,应及时采取保湿措施,防止表面蒸发过快,产生硬壳,内部过软形成弹簧路面。

在混凝土终凝前后要完成收光、压纹等工序,收光要进行3~4遍,切实压实混凝土表面,防止混凝土路面起粉。

抹面结束之后的10min左右,可以使用棕刷、金属梳沿着横顺方面轻轻拉毛,拉出深度为2~3mm,间隔1.5~2cm的横向防滑槽。

(6) 拆模

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一般允许拆模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拆模以不得损坏混凝土面层的边、角为最低要求,在保证混凝土路面边角完整时才能实施大面积拆模。

拆模时先取下模板撑、铁钎等,然后用扁头铁撬棍棒插入模板与混凝土之间,慢慢向外撬动,切勿损伤混凝土板边,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保养并放平堆好,防止变形。

(7)切缝

切缝设专人负责,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切缝技术要求进行切缝。要把握好切缝时机,是防止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断板的重要措施,应“宁早不晚”和“切缝不浅”,以切缝时刀片不蹦起石子,不撕边为最早切缝时机。切缝深度:有传力杆缩缝的切缝深度应为1/3~1/4板厚,最浅不得小于70mm;无传力杆缩缝的切缝深度应为1/4~1/5板厚,每间隔5m设一道伸缩缝。

(8)养护

混凝土路面收光后应及时采取保温措施,一般优先采用吸水棉毡较好,前3天要保证棉毡潮而不湿,3天后才可以湿水养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于混凝土表面养护,虽然也可以防止水分流失当吸附在薄膜上的水珠与混凝土接触点起粉。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养护期满后方可清除覆盖物。

混凝土路面板在施工养护初期阶段,不产生温度收缩断板的最大温降值一般在5~6℃。当温降值超过该温降值时,温度应力高于该龄期混凝土的强度,很容易发生断板现象。

(9)通行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可允许开放交通。当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开放交通时,混凝土板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其车辆荷载不得大于设计荷载。混凝土板的强度,应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作为依据。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