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是一个语言能力特别强的人,不但外语出众,口才也是天下无双。
说实在,作为一个学者,他的著述不多。尽管复旦大学的学者和出版家编订的《马相伯集》是厚厚的一本,恐怕已经是近年来最厚的单本书了,但是和马相伯学富五车的中西学问相比,这本集子实在是九牛一毛,而且——独步一时的文章大多是他的演讲稿。
现代学者大多追求“著作等身”,可是古人却更加推崇“述而不作”。孔子、苏格拉底,都是靠“聚众讲学”和“身体力行”留下自己的思想和学问。清末的上海,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谁都可以登台演讲。文豪大家,热血青年,聚集在著名的沪西张园里,总是马相伯的演讲最具魅力。梁启超听过马相伯的演讲,不得不佩服地说:马老是“中国第一演说家”。辛亥革命前后,上海人民心高涨,天天在福州路的戏园、茶楼里边看戏,边谈政治。京剧“海派”名角潘月樵喜欢在唱戏时高喊革命口号,马相伯的演讲则绘声绘色,诙谐有趣。于是,上海的报纸把两个“反串”角色评论为:“马相伯演讲像唱戏,潘月樵唱戏像演讲。”
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所言:“相伯先生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马相伯逝世后,其弟子于右任敬挽:“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成为一代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