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万里长城的由来和历史背景(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

万里长城的由来和历史背景(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

更新时间:2024-03-04 00:53:03

万里长城的由来和历史背景

一、长城的名称由来: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

1、长城,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

2、方城,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3、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4、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

5、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示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

二、长城的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

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建。

长城是我国古代用于抵抗游牧民族入侵的防御墙体建筑,自春秋战国至明代一直都有建设。其作用很明显就是用来保护墙内的人的。但是它的作用应当区别于一般的城墙。

原因在于城墙防御的根本不是墙,而在于墙内的人。是人依托于城墙进行防御,而不是城墙建筑本身的保护,不然即使再厚再高的城墙也会被人所攻克。而对于长城而言,其长度意味着,绝不是让人站在上面对敌的,它更多地是一种缓冲和人为增加战略纵深的作用,游牧民族的骑兵在没有长城时可以长驱直入,而有了长城就可以在守好重要关隘的时候,减缓游牧民族入侵的步伐,从而便于长城内侧的人有足够的时间集中力量反击及转移人和物。

因此,长城,根本的作用是用来预警及延缓游牧民族骑兵南下,为我们的人拖延时间。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