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爸爸不说话或者说话凶的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育儿。
这两种情况,前者往往造成冷暴力、而后者则是语言暴力,这两种暴力对于孩子而言,造成的伤害,并不输于行为暴力。
在暴力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自卑
有爱滋养的孩子,内心充盈、充满力量,这一类孩子往往表现出来自信、独立,反之孩子就会自卑、粘人。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妈妈不是这样,孩子能不能免受伤害?
孩子小的时候确实可以,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对父母的依赖性逐渐减小时,父亲的影响就会凸显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爸爸妈妈在孩子成长中的分工不同,当孩子长大时,缺乏的地方的问题会逐渐暴露。
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发展意义不同
在一个家中,爸爸和妈妈对于孩子的成长,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妈妈,负责传递温暖、示范包容、给予理解、稳定内心
爸爸,负责展示权威、给予指导、提升力量、促进发展
妈妈,给孩子带来的是善良、共情和爱
爸爸,给孩子带来的更多是刚毅、规则和突破
所以,对女孩子来说,爸爸是安全的港湾;对男孩子来说,爸爸是强大的榜样。
爸爸,更需要学习,也更具备学习潜力
如果孩子的爸爸,现在是让人烦心的隐身一族或者是让人排斥的呵斥一派,千万不要急于指责和纠正,而是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鼓励。
因为作为妈妈,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爸找到他在孩子成长中的定位,而不是让他跟着你学,但指责和纠正,却往往容易让他造成误解。
因为,他学的,可能是孩子妈妈的定位,不是如何当好爸爸。
因为,他学的,可能是别人爸爸的经历,不是自己孩子的成长。
而事实上,爸爸如今的成就,足以证明他的学习能力——如果,你在为这句话而别嘴,请回想下当初他搞定你愿意托付终身的能力。
你的鼓励,会让爸爸偷偷去学习
多在孩子面前说爸爸的优势,不要加但是,让孩子感受到你对爸爸由衷的欣赏,当孩子开始崇拜爸爸时,爸爸会更具学习动力。
或许,这是“雄性动物”的天性吧????
当明白时,就是行动的时刻了
发现问题,是件让人开心的事。因为,从发现的那一刻,我们就能为改变做点什么。
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觉得,我一定得来答题,以下是我的亲身经历,题主好好看看,相信你会找到答案的。
我的爸爸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改革开放的那个年代很多人会出去打工,可我的爸爸从来没出过远门,并不是他没文化,相反他能识字能算术的。虽然他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从未缺席过,但我感觉对父爱似乎很陌生。
那时家里种了很多田地,单田就有七八亩,他得有多辛苦我和我弟弟是能懂得的,所以我们从小到大都是乖孩子,我们都怕爸爸,怕他那凝重的眼神,那眼神透着难刻着苦,我们不敢不乖不敢不听话。他很少对我们笑,甚至说的话也少得可怜,在我们家吃饭的时候只有饭菜咀嚼的声音,那种压抑一直伴着我们长大。
有时去同学家做客,别人家是有说有笑的,自己心生羡慕,为什么我的家会不一样呢?我快乐的童年呢?相亲相爱的家呢?
我们姐弟两是别人眼里的乖孩子,却不是快乐的孩子,长大后的我们会自卑,话少,社交关系不好,少与人沟通,我是结婚生子后融入到大家庭里,给人感觉开朗点,我的弟弟虽然有份好工作,但至今没谈过女朋友。
我知道我的爸爸是爱我们的,可他从来不曾表达出来,害得我们感觉不到父爱。一个家庭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记得《小欢喜》里的方猴子,虽然他成绩不好,妈妈经常河东狮吼,可他父母关系好,是一个有爱的家庭,因为爱把林磊儿都改变了。
现在我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我和他们的爸爸虽然不能让他们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能让他们穿暖吃饱,给他们营造一个和和睦睦的家庭氛围,塑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