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内圣而外王的原则有哪几个

内圣而外王的原则有哪几个

更新时间:2024-02-22 06:08:13

内圣而外王的原则有哪几个

原则有3个:人性本善、以“内圣”为基础、执政者需要担负教化的责任。

1、人性本善:即人人能将“四心”自我扩展每个人都是能成为圣人和君子的。孟子论证了人都有恻隐之心,当别人遭遇危险时就会表现出来,而没有恻隐之心的人是不能称之为人的。

而羞恶之心则是人在“内圣”道路上的进一步提升,孟子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礼乐的僭越更为严重,因此他提出的“仁政”是对孔子“仁”观念的进一步拓展。

2、以“内圣”为基础:“外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仁政”,也是一个国家存续的关键,由此孟子总结出夏、商、周三代失天下的根本原因是“天子不仁”。既然民心向背决定了君王统治,孟子随即深刻的提出想要实现“外王”就需要凝聚民心。

3、执政者需要担负教化的责任:礼不是生来就懂的,因此执政者需要教导百姓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而不僭越,这对于构建社会人伦秩序、维护政治秩序有着重要作用。

内圣外王是儒者提出的个人修为的目标,个人认为应该分别解释。

所谓“内圣”即要注重内心的修行,从正其心,诚其意,致知,格物作起的,保有"赤子之心",达到"天"赋予的心,即天人和一.“外王”指做事的本领,手段,修为最终是为了更多数的人服务,所以做事就要有手段,就要成功,就要努力。

孟子的“性善说”和“王道学说”使得“内圣外王”之道得到拓展,“性善说”为内圣提供了一个让人安心定志的理论基础,“王道学说”则为外王设计了一个面向现实的操作方案。内圣外王是《庄子·天下篇》里最先提出来的。

《天下篇》对其所进行的论述,主要表达的是道家的观点,但是,《天下篇》中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就其表述的语词来看,也很适宜于从孔子儒家学说的角度去进行解释,所以,后来“内圣外王”之道被儒家引申开来,表达儒家从修养心性到治国平天下的仁政学说,也属于正常的事。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