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简述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及意义(简述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简述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及意义(简述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更新时间:2024-04-10 13:43:44

简述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及意义

       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加强了军队建设。但是触及贵族利益。元丰八年                 (1085年)神宗死,子哲宗即位,高太后(宣仁太后)听政,起用司马光为相,新法除置将法外,全部被废。

首先北宋的现实问题确实有变法的需要,一是解决三沉问题也就是钱的问题,增加财政收入。二是缓解土地兼并,加强军事建设,应对西夏和辽等北方威胁。

但是受历史的局限性限制,王安石变法采取了很多错误的方法进行改革,并因此最后导致失败。但这里要强调,仅以为根据,否定王安石甚至对其进行人身攻击或诅咒是不正确的。因为王安石是受限于,当时法家发展水平所限制,这在罢黜百家之后法家思想陷入停滞后就已经决定了,一个小学水平的人在这一群人当中已经登峰造极了,而这个人却要担任需要大学文化才能担任的工作,是历史的局限性限制了当时所有人的眼界,王安石却是一个无法胜任历史的懵懂者,

第三整个变法改革历时,三代君王,从神宗,到哲宗,再到宋徽宗,虽然变法也渐渐走味,脱离了初衷,最后在南宋赵构时期彻底否定了王安石,将王安石定为千古奸相,与之相应得新学新法被彻底否定,但实质上是君王向保守派低头,保守派获得胜利,臣权独大,变本加厉之下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预示着最后统治阶级必然要走向涅槃

更多栏目